第十章 又遇京城才女李婷(3 / 7)

加入书签

,手里捧着一盏灯。

    “睡不着?”李婷朝他招手。两人在廊下的竹椅上坐下,雨声隔绝了远处的喧嚣,倒显得这方小天地格外清静。

    “我在想《知否知否》的结局,”林夏望着雨幕,

    “明兰最终守住了家,可我总觉得,他心里有块地方是空的。”李婷沉默片刻,道:“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空着的地方。就像这荷叶,看着圆满,叶面上的纹路却纵横交错,藏着无数细缝。”他顿了顿,

    “我母亲走得早,父亲续弦后,我总觉得那个家不是我的了。后来跟着他跑漕运,反倒觉得船上的颠簸比家里的安稳更踏实。”林夏从未想过,这样通透的李婷,也有过颠沛的时光。

    “那你现在……”

    “现在啊,”李婷笑了,眼里映着灯火的光,

    “我在长安住了下来,在西市开了家小小的书铺,卖些话本和抄本,倒也自在。”他说起书铺里的趣事,说有个老秀才总爱赊账,说有个小姑娘每天来读半页书就跑,说得眉飞色舞,像个孩子。

    林夏听得入神,忽然觉得,比起自己笔下的故事,眼前这个人的经历,才更像一本耐读的书。

    “林姑娘写完这部书,接下来打算写什么?”李婷问。

    “还没想好,”林夏坦诚道,

    “写了五年盛家,好像把力气都用尽了。”李婷从袖中取出一张纸,递到他面前:“这是我去年在江南记下的一个故事,你看看或许能有灵感。”纸上是他清秀的字迹,写的是一个绣娘与书生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字字透着温柔。

    林夏读着读着,眼眶竟有些发热。

    “这故事……”

    “是真的,”李婷轻声道,

    “那绣娘是我认识的,他等了那书生十年,最后却嫁给了隔壁的货郎。我问他后不后悔,他说‘日子是过给自己的,不是过给回忆的’。”林夏忽然明白,李婷说的

    “意境”是什么了。不是华丽的辞藻,不是曲折的情节,而是藏在烟火气里的真实。

    雨停时已是清晨,荷叶上滚着晶莹的水珠,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得满池金光闪闪。

    众人告辞时,李婷拉着林夏的手,往他袖中塞了个东西。

    “这是我书铺的地址,”他低声道,

    “有空来坐坐,我给你看更多故事。”林夏握紧袖中的纸条,指尖传来纸张的温度。

    “我把《知否知否》的刻本送你一套,”他笑道,

    “还请李姑娘不吝赐教。”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