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筹谋(2 / 6)

加入书签

持国战级别的大战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关东的动乱。

关东的动乱,可以说直接给室町幕府来了一刀狠狠地背刺。

关东是此时日本最大的粮食产地、最大的兵源地,这个大本营,是足利氏起家的地盘,也是退路所在。

正是关东这么多年持续的出兵出粮,室町幕府才能接近完成结束南北朝分裂统一日本的壮举。

而关东一乱,给本来还对抵御大明的干涉有些信心的室町幕府,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首先就是军事上,室町幕府不仅不能从关东抽调兵马,反而还要加强关东方向的兵力去平乱;其次则是经济上,关东的大血包已经不能给京都的室町幕府输血了,室町幕府没有了持久作战的财政能力;最后在政治上,关东的动乱则是勾起了关西乃至九州岛、四国岛那些蠢蠢欲动的守护大名们的野心,让整个日本的局势变得更加纷乱复杂,室町幕府已经快要失去作为北朝中枢的统治权威了。

所以,现在的室町幕府,不能看作是统治着近一千万人口,拥有稳定的兵源和粮食补给体系的政权,而仅仅是控制着本州岛中部的一个势力,毕竟,随着明军后续舰队的到来,室町幕府已经彻底失去了制海权,九州岛和四国岛的人力物力,即便可以通过渔船和其他小型船只运输到本州岛,也无法进行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调动,再加上现在关东和关西纷纷举兵讨幕,室町幕府就连本州岛的资源都无法全力调用了。

也正是因为无法持久作战,所以室町幕府改变了策略,必须要在京都南部进行决战,至少足利义满不相信明军真的是彻底的无敌的,几倍的兵力不够,十几倍呢

要知道,室町幕府在前线的军队,并不是他们的全部力量。

考虑到南朝的体量,以及奈良盆地和吉野山区这种地形所带来的后勤压力,足利义满只派遣了部分军队。

而且这部分军队,在对抗南朝的战役中,表现也相当出色,兴福寺之战里给予了南朝和寺庙的联军相当的打击,并且夺取了大和国北部,同时在后续的高取城战役中,摧毁了南朝军队的防线,一度逼近吉野城,将南朝的有生力量进行了极大的削弱,现在南朝军队,只有万把人出头,已经无法作为主要力量来对幕府造成威胁了。

并且,在与明军的两次战斗中,幕府军队都是被击败而不是被围歼,士气有所跌落,但人员、装备、辎重方面的损失很小,总体来讲还是有一战之力的,再加上室町幕府在京都的军队,在兵力方面,依然有着绝对的优势。

当然,这种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快速消失。

明军现在抵达的部队,都是在济州岛和釜山港这些离日本最近的地方所部署的部队,当地就有分舰队可以装船起运,缺点就是数量不多。而主力部队虽然需要几何倍数的物资供应,但同样不会拖太久,要知道,大明无论是山东还是江南,离日本的距离都不算远。

足利义满不清楚明军的先进火器到底装备了多少部队,如果所有主力部队都有,那接下来的仗根本没法打,明军每运输一名火铳手到纪伊国的港口,就意味着幕府需要出十个足轻来抵消。

所以,双方的战力对比,很快就会失衡。

而室町幕府的机会,就是在战力失衡前,找到应对明军火器的办法,并且进行一场会战,呃,日本从汉语里学来的,叫“合战”,这个词在华夏的秦汉乃至更早的时期就有了,譬如《史记李将军列传》里“李广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以及《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里“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

总之,足利义满群策群力后,还特意命人准备了针对火器的秘密武器,下定决心,要打一场大仗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