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采访(1 / 2)
第709章 采访
第一个问题就很好,来自法国记者,他先是夸了电影如何如何好看,场刊2.9是个很好的成绩,然后问李秋棠:“家庭关系和亲密关系是电影永远的主题,但电影发展至今,很多导演都会选择探讨一些比较特殊的亲密关系,比如同志关系,比如极端环境下的关系,这好像成为导演们的共识,你为什么会在这个特殊的时候,拍摄一部普通夫妻关系的电影是主动选择吗”
李秋棠靠近话筒,道:“因为普通,所以这种关系才具备更广的适配性,能引起观众的共鸣。特殊关系很有吸引力,也值得讨论,但我个人会更关注普通夫妻的普通生活。而且,特殊关系已经有很多导演在拍了,不缺我一个。”
第二个问题来自华语媒体,记者首先恭喜《婚姻故事》首映取得成功,然后将问题抛给刘艺菲:“很多影评人称赞《婚姻故事》中演员表演自然真诚,特别是艺菲的表演,给人惊喜,我想问问艺菲,你为了这部戏在表演上做了哪些准备在拍摄时,你是怎么调整表演的”
刘艺菲道:“谢谢。其实也没有做哪些特别的工作,只是去体验了生活,我搬离了原来的房子,住在一间和戏里一样简单的三居室里。我本来还想找一份和祝晓艳一样的广告公司工作,但没有公司要我,我就去我朋友的健身房当了两个月的瑜伽老师,体会上班的感觉。额……我原本不会做饭,但为了演好角色,我也开始学做饭。总之就是像祝晓艳那样去工作去生活,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为了帮助我完成角色,也跟我一起搬出来。
“至于你说在片场怎么表演,也没别的方法,就是把自己所学所感的都掏出来,然后听导演的,一遍不行就拍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一直拍到满意为止。我们这部戏拍了4个多月,我每天都在‘咔,再来一遍’中度过,最多的一次,我被咔了27条。”
接着,台上的每一位主创都被记者照顾到回答了属于自己的问题。
编剧李蔷在谈剧本创作时,除了谈自己的创作历程,还向记者发牢骚吐槽李秋棠:“他是个对剧本有极致要求的导演,《婚姻故事》的剧本我前前后后写了差不多两年,被他推翻了十几稿。”但也说:“其实这个剧本很大一部分是他和我共同完成的。”
映后记者会原定40分钟,但李蔷说完的时候,已经超时了20分钟,记者们实在太热情了,但官方主持人还是准备结束记者会,不然没完了,允许提最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给回李秋棠:“我想问导演,整部电影采用罗生门结构是在剧本写作阶段就确定的,还是后面改的采用罗生门结构模糊掉真相,只是为了表现生活的模糊感吗”
戛纳记者大都很专业,不会把最后一个宝贵的提问机会浪费在“为什么要采用罗生门结构,采用罗生门结构是为了表现什么”这种低级的问题上,这种问题的答案只要是个有一定观影量的影迷就能回答。
李秋棠笑道:“其实作为导演,我不应该在这里回答你这个问题,因为这会剥夺观众观影探索的乐趣。但我又不得不回答,”李秋棠笑笑,接着说,“罗生门结构是伴随这个创意一起出现在我脑子里的,比剧本创作还早,我一想到这个故事,我就确定了要用罗生门,也没想过要用其他叙事结构。
“罗生门的作用是什么,我就不在此赘述了。”李秋棠依然拒绝回答后一个问题,因为没有导演会这么明晃晃地把自己的表达说出来,“至于罗生门结构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我想影评家和观众应该都能看出来,我就不自吹自擂了。谢谢。”
结束映后记者会,主创们都没时间吃午饭,就得赶紧做下一个活动。
今天是戛纳竞赛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颁奖礼,戛纳小镇上上下下都特别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