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春去秋又来(2 / 4)
,偶尔闲暇无事,便前去北平侯府上拜访,与对方天南地北扯着,半个下午就那么过去了。
对于他来说,张苍不仅仅是自己的合作伙伴,更有着朋友的情谊。
陈直应答道:“这事我肯定是不会忘记的,张伯的那几个儿子听到我要替您祭拜他,都颇为感激。”
“你去了就行,还有,你张伯的那几个儿子,说起来有几人年岁都比我大了,你没有倨傲地对待他们吧。”陈洛提点一句,怕他忘记了礼数。
陈直摇了摇头说:“我是以对待兄长的礼节与他们相处的。”
“那就行。”陈洛放下心来,接着话锋一转问,“对了,你这次前去长安,可否遇见或听闻什么有趣的事情?”
陈直挠了挠头,然后试探着问道:“您是指长沙国的那件事吗?”
望着儿子,陈洛无奈笑笑说:“你们一个个的,怎么都挂念着长沙国的事啊。”
长沙王在两个月前薨逝。
诸侯王去世,本身并不奇怪,要知道大汉每隔两三年就会出现一名诸侯王去世,何况长沙国在孝惠帝年间,出现过两年三王薨,时人甚至以为吴家中了巫蛊之术。
顶着“两年三王薨”这莫大压力继位的吴右倒没有短命,在位十数年,去世后谥号为“共”,而他的儿子吴著,同样在位十余年,在两月前去世后,谥号为“靖”。
只是长沙国仍是出现了问题。
吴著本人没有短命,但几个儿子全部没有成年,皆在幼时夭折,他连庶子都没有留下一个。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长沙国的农业和商业不再像秦末一无所有,加上接壤南越的重要战略地位,它是乱不得的。
陈直一本正经地答道:“年初到现在,无论是大汉的百姓还是官员,都想知道谁会成为未来的长沙王。
我到了长安后,不少人明里暗里都找我打探,想要知道您和岳丈持什么态度。”
单从疆域来论,长沙国排在大汉诸侯国中的第三,仅次于楚、荆,比拆分过后的齐国更大。
故而它牵扯着朝堂上下不少人的官位,以及关中、三河地区那些巨贾的利益。
陈洛只是笑笑道:“我和羽兄都好些年没有在政事上发过声了,长沙国和我们亦没有过多纠葛,来找你问我们的意见,得亏那些人想得出来。”
“可不是嘛。”陈直无奈地耸耸肩,接着神秘兮兮地说:“阿父,不过您可以猜猜,陛下是打算怎么安排的?”
别人没能从自己这里打探出来什么消息,但他在长安听到的内幕,可是相当惊人。
哪怕意见回到了阳夏,他回想起来,仍是觉得难以置信。
“别卖关子了,阿父又不了解现在的朝堂是个什么情况,瞎猜肯定不中。”陈洛摆了摆手。
虽说不了解朝堂情况这话略显虚假,但自己退隐这么多年,已经干涉不了诸侯相关的事宜,确实无法了解到刘恒在该方面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不过根据某些蛛丝马迹,他倒有过分析。
刘恒这些年对待诸侯王的态度并不亲近。
七年前韩王因言获罪,差点被除去王位,最后的处理结果是削去了将近一半的封地。
而项羽同样遭受了针对,刘恒借着由头,从楚国境内划出了几座城池,规划给周边的郡县。
但刘恒并非只针对异姓诸侯王。
由刘氏统治的齐国,反倒是最惨的那个。
在众多诸侯国中,它的土地最为肥沃和富饶,加上有不少齐地出身的官员在朝中做官,显得势力庞大。
故而刘恒专门花费数年时间,着手将它拆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