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七国鼙鼓动地来(3 / 4)

加入书签

,难道不是值得的吗?”

刘启有些感动,接着他叹了口气道:“若你的付出是值得的,那朕愿意带着你的寄托往前走下去。

但朕纵然将您杀死,那些逆贼退兵的可能性又有多少呢?

要知道从他们起兵的那一刻起,就彻底地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不再剩下退路,如果没能攻进长安将朕杀死,那么死的就一定是他们。

故而朕若杀了伱,那恐怕你只会是白白死去。

朕不能做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啊。”

相比历史上的刘启,现在的他面对七国之乱的时候,冷静了不少。

至少想通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自己接下来得派遣军队去平息这场动乱,而非靠着政治手段去试图安抚那些逆贼。

听完这些分析,晁错不再头铁地提出赴死,脸上浮现出一抹忧色。

要知道决定直面死亡时,靠着一腔血勇可以硬顶过去,但劫后余生,那反倒会让人变得畏手畏脚起来。

现在他见刘启拒绝献祭自己来换取停战,才开始正式考虑如何解决接下来的问题。

要知道晁错原本是打算赴死,根本没有想过如何从正面将那些诸侯王的叛乱平息。

何况他在政治上有些天赋,对于军事则是一窍不通,只有勉强看懂地图的能力。

晁错端坐许久,苦恼地挠了挠头,打破沉默道:“陛下,要不您还是考虑一下臣开始那个提议吧。”

局面崩坏如此,自己根本看不出来破局的希望啊。

有时候死了,一了百了,反倒心里没有那么多的负担,不像生者需要考虑那么多的问题。

刘启摇了摇头。

他在冷静之后,整个人身上的浮躁气息一扫而空,他静静地将之前丢在地下的那些文书一一拾捡起来,仔细地翻阅。

过了约莫两刻钟,刘启抬起头来说:“我有想法了。”

“陛下请讲。”晁错眼睛一亮。

刘启深吸一口气道:“我们接下来要做两手准备。

其一,我们得在关中、三河地区征召军队,从长安派出将领去统率他们,与那些逆贼作战。

其二,则是要在那些逆贼的后方制造障碍,让他们不能那么轻松地推进。占领地盘。

统军的将领,朕的心中已经有了人选,没有比周亚夫将军更加合适的了。

至于如何达成第二项目的,朕亦是有了打算,待会就下诏给那些未起兵叛逆的诸侯王,让他们相助郡县,去对抗那些逆贼。”

他短时间内制定下来的计划,已经有了基本的框架。

现在那些逆贼声势浩大,但尚未扰乱大汉的核心,关中和三河地区,如今并没有受到叛军袭扰,朝廷对这块区域拥有足够的掌控力。

这两块地方又恰好是大汉的兵源地和粮食产地,比叛乱诸侯国起势的荆地和齐地,战争潜力更大。

而主帅任命的问题上,大汉老一辈的名将,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皆去世多年。

刘启并非没有考虑过让曾经的大将军出山,可淮阴侯已经退隐三十余载,年过七十。

他倒不是怀疑韩信的能力,只是老将军的体力和身体状况能否支撑得住,都属于令人担忧的事情。

自己任名的主将周亚夫,的确是大汉这些年里最出色的中生代将领。

这些年里,大汉只和匈奴发生过局部战争,但战果最为出色的三场战役里,除了刘如意指挥代军反击的那一次外,剩下两场大胜,主帅都是周亚夫。

周亚夫已经证明过了他的部分能力,至少十万人以下的军队指挥,他并不逊色老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