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姬清山(2 / 6)

加入书签

恢复耕织,下令整固边关要塞。

    同时决定缩减帝室和皇宫内的开支,并且拿出自己内府的钱财用于救济饥民。

    此次诸国大战,要论损失最惨重的当属东梁。不仅丢失江北之地,芜湖以西的郡县也全部丢失,仅剩建康城和三吴之地的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等地。

    军力更是连续遭遇重挫,好不容易拼凑起的7万新兵在京口全军覆没,并且国都建康城周边的军事重镇营口和芜湖依然在周军控制下。

    其次便是西蜀,蜀王司马晟意欲夺回当年失去的汉中之地,调集蜀中全部精锐,发兵10万猛攻阳平关,结果始终无法攻破大将军陈如岳把守的阳平关,致使10万大军损失惨重。

    最终在北邙与大周停战议和之后,不得不撤军,此战蜀中精锐伤亡过半,本身只占益州的蜀国就此元气大伤,再无威胁汉中的实力,只能死守剑阁。

    然后就是北邙,同样也是元气大伤,北邙皇帝拓跋步极为倚重的3万禁军被全歼,进攻冀州方向的北邙主力也损失大半。

    虽然漠北骑兵在突儿利率领下一度进入关中腹地,收获颇丰。但因为孤军深入,周军采取紧闭城门,同时偷袭其运输粮草补给线,突儿利也未能拿下西京。随着冀州主战场战事结束,最终迫使西路的北邙骑兵撤出关中地区。

    此役北邙可以说也是遭遇巨大损失。

    尤其是3万战斗力极为强悍的禁军被困于山谷之中,面对双倍于其的周军主力,死战到底,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给了周军造成巨大伤亡,但最终还是全军覆没。

    对于北邙来说,主力精锐连遭重创,几乎是动摇了国力根基。

    最后就是南汉,南汉发兵围攻大周南部的零陵郡和桂阳郡数月,均无功而返。又派万余精锐士卒意欲偷袭庐陵郡,打通与东梁的联系,但被右将军杨昭和周边郡县赶来的援军给歼灭。

    南汉国力孱弱,依托南岭屏障,和各国均衡态势得以立足。虽然南汉在这场战争中看似损失较小,但这数万精兵的损失,相较于弱小的南汉国力而言,几乎是倾全国之力,造成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公主的军师祭酒杨晔道:“启禀陛下,北邙虽然此战主力遭遇重挫,但其底蕴雄厚,尤其是来自漠北的精锐骑兵仍然完好无损,更在北邙三皇子突儿利的率领下,战斗力不亚于北邙皇帝的禁军。北邙依旧是我们最强的敌手,眼下还不是和北邙全面开战的时候。”

    “西蜀,南汉皆有险要关隘重兵把守。唯独东梁,连遭溃败,兵力尽丧,又丢失大片领土。京口、芜湖,建康城周边的这两个军事重镇仍然在我军控制之下。梁国,已经显露亡国之态。待我军休整完毕后,便可发兵攻取建康城,一举拿下东梁。”

    “经过这次大战,诸国都元气大伤,很难再发兵救援梁国,只要我们能一鼓作气拿下建康城,就不用担心其他国家的救援。相反如果我军迟迟拿不下建康城,反而会激起诸国再度出手。”

    一举灭掉梁国,这是大周君臣达成的共识。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