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晋室威望大义的事情(4 / 5)

加入书签

p;  再回到本书。

    主角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控制洛阳,反而要找人合作,就没人想过为什么?

    我书里写过几次原因,但没详细展开。

    最直接的原因,邵勋的出身比曹操还差,差很多。

    在士族社会攀上最高峰的前夜,你一个啥都不是的底层奴兵,也想直接控制朝廷?

    这挑战了很多人的认知,阻力很大。

    河南士族需要你抵御匈奴,为此愿意妥协,但妥协到什么程度呢?这要看形势的。

    很多二极管思维就只有0和1,脑子里只有妥协和不妥协两种,认识不到中间态,认识不到事物是动态发展的。

    主角也不是不可以强行直接控制洛阳,但就像曹操晚年一样,主角也是谨慎的人,觉得没必要。

    直到后来局势发展,主角才正式入朝,录尚书事。

    这就是事物动态发展。

    接着说第二件事。

    晋室的威望肯定是不如汉室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晋室威望没完全失去以前,还是可以正常任免官职的。

    但随着时间推移,晋室威望日渐降低,已经渐渐不能了。

    主角没有过分圈住天子,也有一个原因就是推迟晋室颜面扫地的时间,即都知道晋室不太行了,但你不能下坡路上踩油门啊。

    现在基本完全控制天子了,就像汉献帝到许昌的后期——汉献帝在许昌的前期,自由度比后期大,事物是动态发展的。

    这个时候,最后一点遮羞布都没了,士人也没法再自己骗自己,说朝政是王衍掌控着,而不是一个低贱的兵奴。

    这个时候晋室没有威望了,就只是一个招牌,天子已是彻彻底底的傀儡。

    各地士人、诸侯听了,都要骂一声“邵贼”,司马睿不再送粮就有这个背景。

    对洛阳朝官以及他们代表的世家大族而言,因为利益等关系,还勉强在朝为官,继续玩成年人的政治游戏,因为他们觉得到这一步还能勉强捏着鼻子认了。

    再加上王衍并录尚书事,又减少一点负面影响——书里让王老登和主角一同录尚书事,不是没原因的。

    但如果现在代晋自立,则不可行,因为这超过了官员、士人们的心理底线。

    伱必须要用更大的成绩、更大的威望,来强迫他们降低心理底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