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稔(2 / 5)

加入书签

应很不错。”

    “我就说嘛,哪能年年遭灾啊。”邵勋笑道。

    他已经被这个小冰河时期的气候闹麻了。

    从九年前那场大旱开始,河南大灾两次、中灾一次,小灾是局部性的,那个就不谈了。

    这么多的灾害,真的让人难绷。

    都说耕作三年有一年余粮,这个灾害频次,足以把老百姓的余粮榨干了。事实上更严重,因为粮食分布是不均衡的,注定有的地区能勉强活下去,有的郡县就人相食。

    另外还有战争的影响。

    若不是推行了两年三熟制的话,河南会崩得更厉害,活下来的人会更少,广成泽也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哪可能有如今这副恬淡乡情之景?

    “秋收在即仔细收好、晒好、归仓。”邵勋又上了马,看着一望无际的田野,道:“明年还要用兵。”

    张宾默默看着秋日的原野。

    以前只是听人提起几乎有半个郡大小的广成泽。此地一开始几乎没民户,全是精壮俘虏开荒种地,即便是大旱之年,依然在五月收了一季冬小麦。

    没有那一季粮食,估计梁公也会很难。

    此地开垦十余年,良田万顷,水泊纵横,桑园果林随处可见,丘陵河谷之间还有大片牧场。别看梁公如今已有大半个北方,但广成泽、梁县这一片的粮食果蔬肉奶收成,依然不可小视。

    开凿了通往汝水的渠道后,粮食可经船只向东运至襄城,再接入颍水,抵至许昌。

    到许昌之后,还可水运至睢阳渠,接着北上至汴梁。

    如果从广成泽直接向北,可至伊阙附近,再陆路走个几十里就到洛阳了。

    向南可至宛叶北端,陆路转运一小段,又可经沙河运至方城——当然,南阳也不需要广成泽的粮食。

    石勒之败,或许也有他不会种田的因素在内。

    ******

    “坐地上。”邵勋搁下钓鱼竿,说道。

    蕙晚摇了摇头,不肯。

    “若是符宝,已经坐地上了。”邵勋遗憾地说道。

    蕙晚有些好奇这个姐姐了。这么做,不会被骂吗?

    远处响起了沉闷的马蹄声。

    邵勋让人拿来两个蒲团,和女儿肩并肩坐着,看向湖泊对岸。

    未几,浅水沼泽之中,水花四溅,无数奔马从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