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风气(4 / 5)

加入书签

    「此便是玄学三分。」

    邵勋嗯了一声。

    前两类都是贵无派,是玄学中占比最大的,第一类算是其中的激进派,第二类则是温和派。

    第三类就是崇有派了,人数相对较少,不是很流行,以裴为代表。

    当然还有第四类,那是不信玄学,或者假装信玄学,比如庾亮。

    邵勋最近发现一个现象。

    经过他多年培育,武人勋贵群体日渐壮大,然后居然出现了分化。

    一部分人读书相对较少,还是喜欢练武、打猎、谈论兵事,一部分读书较多的,谈玄的人居然也不少。

    仔细想想,其实是必然现象,

    别看武人快速崛起,从士人手里抢夺了不少好处,但说到底他们仍然是自卑的。

    别的不说,就问你一个老牌士族愿意嫁女给你家,你愿不愿意?或许有人能抵受住这种诱惑,

    但绝大多数无法抵抗。

    一个士族女子在他们眼里的重要性是难以想象的,为此倾家荡产都在所不惜。

    这种事情直到隋唐都屡见不鲜,那会武人勋贵已然势力大涨,比邵勋建立的大梁朝武人的地位还要高,高多了。

    再说大梁,孙和算是邵勋的学生,为长子孙雄娶河东卫氏女,散尽家财不说,一度还借钱了。

    张硕碰到东海王氏女,根本抵御不住。

    至于他们的老师邵贼,那就不谈了,除了少许胡人女子,后宫里便全是士女,

    何也?其实很简单,文化影响力。

    人家有文化,掌握了话语权,社会风气就是他们主流价值观的体现。

    北地的风气有武人元素的体现,但士族的元素更多,两者互相联姻,互相碰撞之后,或许会融合成新的社会风气,但那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邵勋还是想改改他们的思想。以前没法全身心做,只是培育武人群体,算是量变,算是物质积累,现在可以尝试搞搞质变,搞搞物质决定意识。

    他也不知道经他这么一来,社会风气会走向哪个方面。

    他只知道如果他不做任何思想领域的变革,终大梁一朝,仍然会是玄学的天下,可能和历史上南朝的玄学不一样,多了一些其他元素,但整体是差不太多的。

    到了梁朝后期,可能还会加入佛学元素,谈佛的人会多起来,玄学、佛学会部分合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