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高尔(2 / 5)

加入书签

;  “高句丽人筑此城,多半是方便劫掠。”邵慎收回目光,说道:“步骑大军至此,有粮草可用,甚至可入城休憩。养精蓄锐之后,从山上汹涌而下,冲入平地,大肆劫掠。若劫掠受挫,还有地方可退。”

    这就是地形方面的优劣了。

    玄菟郡(大致包括后世沈阳、铁岭、抚顺、新民一带)整体位于平原上,农牧业条件确实好,但无险可守。高句丽人住在平原东边连绵不绝的丘陵之中,他们也很向往平原所以有很强烈的下山冲动。

    整体来说,高句丽易守难攻,而汉魏晋三朝所据的玄菟易攻难守,本来东边还有一些山地作为屏障,但中原每一次变乱,都让高句丽人蚕食掉一部分。

    新建立的王朝未必重视这些地方,甚至边界本来就很模糊,据有中原的天子已经大功告成,可以跳舞奏乐了,也不想在边疆生事,于是捏着鼻子认了,让高句丽人日拱一卒,慢慢拱到了平原、丘陵交界处。

    其实鸭绿江那一片也是如此。

    渤海国时期,人家可是有南京鸭渌府,鸭绿江两岸是其许多重要城市所在。契丹灭渤海后,高丽人自觉是高句丽继承者,于是开始蚕食,契丹发大兵“四十万”征讨——呃,败了,但也阻止了高丽的进一步蚕食,平壤仍是其边关重镇。

    元末明初,变成了朝鲜人开始蚕食,一举将边境线拱到了鸭绿江南岸,与建州卫相对。

    这帮人是真的烦,尽干些隐私勾当。

    “东进第一座城便绕过不打,着实说不过去。”邵慎说道:“准备两日,将降人押上来,日夜攻打。此事就由——”

    他的目光落在陆泽镇镇将何奋身上。

    “末将遵命。”何奋不想攻城,但没办法,于是主动站出来领命。

    “好好打,破城自有功劳。”邵慎朝他笑道。

    这是他的老部下了,前江陵幕府军师何伦的儿子,征蜀时就在他帐下。转任单于大都护后,赴平城任骑兵参军,后来趁着刘曷柱病逝,刘家子孙纷纷回家居丧的机会,临时担任陆泽镇将,结果一临时就临时到了现在。

    “燕王你——”邵慎又看向邵裕。

    “我绕过此城东进。”邵裕立刻说道。

    邵慎纠结了一会,道:“就这么办,邵家子孙,哪有不上阵的。”

    邵裕领命之后,便不再多话,回到了西边的营垒中。

    父亲写信说十三弟、十四弟要过来寻他,嘿,怕是等不及了,老子要进山耍去了。

    他的中军大帐门口,悉罗腾正迈着小短腿玩闹。

    部落侍卫们跟在身边,小心翼翼地看护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