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打窝(3 / 4)

加入书签

!陆和于今年正月二十转给了濮阳董遇,可有误?」

    三人齐齐起身,道:「无误。」

    开票的蔡机也不废话,直接让僮仆取来三十贯铜钱,放到市丞面前的毡毯上。

    市丞看了眼董遇,问道:「你可要点一点?」

    「不用了。」董遇摇头道。

    「无需挨个清点,称一下重就行。」市丞提醒道。

    「我信蔡公。」董遇直接让随从将铜钱取走。

    市丞便不再管了,又大声道:「梁郡王观——

    高楼之上,邵勋一边看着,一边满意地点头。

    「已有规程矣。」他高兴地说道。

    任谁看到自己多年来一直小心呵护的商业市场渐渐有了正规、明确的套路,并且形成了至关重要的交易习惯后,都会发自内心地愉悦的。

    「八年前,洛阳南市开张十五日,二十税一,前五天便收了二百余龙币的税。」邵勋说道:「而去年,春秋两季已收一千五百。汴梁坊市去岁则收了两千余,增长迅速。」

    呢,其实比起正常的赋税,这年头的商税真不算什么。

    以汴梁所在的陈留郡为例,去年田租就收了近七十万斛,以汴梁斗米十五钱来算,这就是一亿钱了,值一万龙币。

    户调又三十多万匹绢,这又值一亿钱以上。

    全国所有已经开办坊市的城市商税加起来,也就和陈留九县近五十万百姓贡献的赋税大体相当。

    商税真要爆发式增长,邵勋其实有办法,即学晚唐以及五代、北宋,在各种商品本来的商税(住税、过税、除陌钱等,加起来也不超过10%)上,分品种加征榨税,如榨盐、

    榨茶、榨铁、榨马、權漆等等,有的品种權税高达30%、50%甚至70%,每一次财政困难就调高榨税税率,以至于晚唐时商税收入最多时接近朝廷财政收入的一半。

    大梁朝还没这个条件。

    现在就收重税,刚刚有点势头的商业市场就要倒退不少年了。

    慢慢来吧,邵勋暗道,先打好窝。

    空军是不可能空军的,事实上唐宋商税都收得很利索,就连蒙元都大把商税,这玩意就明朝难收,真他妈奇怪了。

    清账完毕后,商徒们各自返回自家门面,开始准备货物。

    留在原地的不多,其中一人尤为醒目,盖因其一脸茫然之色,傻乎乎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