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西苑(3 / 4)
邺,一斛稻谷给运价二十五钱,一斛稻米给五十钱,一斛糯米给五十五钱。这已经给得很高了,二十万斛稻给出了近八千贯运费,以布帛折抵。」
「那为何请止呢?」王银玲不解道。
「不值得冒险罢了。」邵勋说道:「但交州这几年并无大事,收上来的赋税除用于地方外,积存甚多。虽说稻谷易保存,但交州湿热,一直存放下去也不是办法。再者,朝廷总不能一点税都不运走吧?久而久之,成何体统?一次运了二十万斛,接下来数年就不运了。」
「在交州、广州当官一定可以贪好多,收税时多半一分不落收了,解送多少至洛汴就看心情了。」王银玲笑道。
「就你懂得多。」邵勋拈起一块肉,先放嘴边吹了吹,然后慢慢塞到王银玲嘴里,道:「这也是没办法。交州、广州还算好的了,益州的赋税是真不好解送中枢。当年诸葛亮北伐有多难,而今运粮就有多难,便是可以船运至荆州、扬州,然后再转道北上,也是曲折漫长,得不偿失。蜀人的赋税,也就只能用在蜀地罢了。陈珍治益州,多次以粮易黄润细布、铜钱、金银、茶叶、药材等物外送,也只是稍稍缓解。况这些货物收上来后,民部也大为头疼,盖发卖起来折价过多也。」
王银玲将肉慢慢嚼吃了下去,
邵勋又掏出丝绢,轻轻替女人擦拭了下嘴角。
王银玲眼中水波盈盈,正待说些什么,却见四小儿一边嘀嘀咕咕,一边看着他俩,顿时有些脸红,转移话题道:「你真是一门心思要推海运了。」
邵勋看了看儿女们,笑道:「若我没有鼓励北人南渡,都不会如此着急。海运、河运接力,不但可用江南物力,朝廷亦能加强控制。如果不出所料,建邺、广陵不但会成为南方重镇,放眼整个天下而言,亦是顶顶繁华的所在。」
「那以后就将阿五封到江南去,好不好?」王银玲眨着眼晴,轻声问道。
「阿五」就是他们最小的孩子,今年才两岁。
「你舍得阿五离开?」邵勋惊讶道。
王银玲满不在乎地说道:「草原上孩子离家万里的都不知凡几,何况千里。」
「可以给个江南富庶之地的食邑。」邵勋说道。
王银玲微微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又满意了起来,这样也可以啊,富贵逍遥,自由自在。
阿五比太子小了二十岁,几乎是两代人了,做个富贵闲人也挺好一一,阿五的妈也比他爹小了十八岁,也几乎是两代人。
「这个天下,在你的操纵下,真的不太一样了。」王银玲突生感慨:「若非至中原,我真想不到世上还有海运之事,还有如此广阔的天地。再运几年香料、蔗糖,再造几年新船,恐怕更不得了了。」
说到这里,她忽又道:「其实你可以仿效军市旧例,但凡交广商人欲运货北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