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利益(3 / 4)

加入书签

,他们的商品居然挺合中原人口味的,显然有人指点过。

    镶嵌珠宝的书麓,这是西域胡能想出来的?

    五色琉璃棱,很明显也是针对中原土人出游量身定做的。至于珊瑚鞭、玛瑙钟(一种敲击报时工具,内中空)之类,都挠到了中原富人的痒处。

    以至于第一天摆出商品时,围观者甚众。

    第二天消息传出去时,长安士人、富户、将吏纷纷请求进入坊市,即便他们并非商徒。

    天子特旨,许众人入市围观。

    这一下子就打开了西域奇珍的销路,几乎只用一天时间,各色奇珍就售卖一空,价值超过二十万贯,朝廷收税几乎收到手软。

    随邵而来的支法看着几乎存放不下的绢帛,喜上眉梢。他实在没有想到,因为战乱而导致商路断断续续的中原王朝,对西域货物的渴求如此惊人。

    他甚至已在盘算是不是喊更多的人过来,就长期定居长安算了。这里的富足程度比老家强多了,生活更加舒适、便利。

    好吧,或许有一些不便,但问题不大。待经商获利之后,可以想办法在长安买地置宅,从老家招募几百上千人过来,甚至可以包括工匠、厨师、学者、马夫、武人之流,再在长安盖一座宏伟的寺庙,建起圣火坛,将这里当成新家。

    唯一让他不确定的,大概就是他和康维之间的分工还未确定。

    赵王和他们明说了,走楼兰那条线路的人在长安交易,走武威线路的人在灵洲交易。就本心而言,他更愿意住长安,毕竟灵洲什么都没有。不过这事不取决于他,这是最大的遗憾。

    但不管怎样,他已经看到了巨大的前景。

    而且,长安并非梁国的都城,这只是帝国西部的中心城市,也只汇聚了西部地区的财富。如果能去到洛阳以及很多人提到的汴梁、邺城、江陵、广陵、建邺,或许更加了不得。

    对操粟特语、拜圣火的人而言,没有什么地方是他们不敢去的。

    商业就是他们的事业,财富就是他们的生命,这是马兹达赐下的福祉。

    一个富有、开放的大帝国,对他们而言就是无尽的宝库。他有信心在几十年内,让梁国的每个主要城市都出现粟特人的社区,将东西方贸易的收益尽数揽入怀中。

    怀着这种美梦,支法已经决定留下一部分宝物,在交易结束后赠送给梁国的主要官员。

    尤其是一位名叫刘闰中的「维齐尔」,听闻他祖辈都是马兹达的信徒,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

    他们的事业会更加兴旺。

    四月初五,当邵勋在鹿子苑收到长安市令的禀报时,也有些惊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