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筚路蓝缕(2 / 5)

加入书签

裕嘴角含笑,静静听着属下们拌嘴。

    他其实也很喜欢眼前这一切,因为心中会生出一股成就感。

    当年慕容仁北上的时候,可是把能带走的人都带走了,也就留下了一些房屋和破烂家什。平郭有现在的这一切,与他们这几年的努力分不开。

    「大王——」山坡下响起了呼喊声。

    邵裕寻声望去,却见一道火红色的身影奔马而出,赫然便是去年刚为他诞生一女的宇文夫人。

    邵裕招了招手,示意他看到了。

    火红色的骑士放慢了马速,最终停在了山谷中的乡村旁。

    村头有一口新掘的水井,上覆木板。

    几个半大孩子围着井台追逐,拍手唱起变了调的谣谚:「七月流火,八月剥枣一一平郭糜子高,喂饱咱家老!」

    几个妇人蹲在井边青石上捶打衣衫,木声沉闷,水花溅湿了她们的麻布裤脚。

    她们一边捣衣,一边看着不远处大树下的某位老者。

    老者穿着凉衫,身边已经围上了那群孩子。

    他笑眯眯地给所有孩子各分了一枚野果,然后说道:「方才那句谣谚都学会了吗。」

    「学会了。」孩童们齐声应道。

    「好孩儿。」老者笑道:「今日便教你们一首新的。其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发”

    孩童们一边吃着果子,一边稀稀拉拉跟着朗诵。

    「大王,那便是原慕容的燕国中尉郑林了,青州北海人。」裴满介绍道。

    「原来是他。」邵裕恍然。

    他早就听闻郑林在青州名气很大,乃有名的饱学之士,后为曹疑所逼,被迫渡海北上,避乱辽东,为慕容、慕容父子两代赏识。

    他封建辽东后,得知郑林隐居于平郭,于是两次征辟,郑林都以年事已高为由拒绝了。没想到啊,这老头精神看起来不错,还在乡间与孩童嬉戏。

    「不要打扰他。」邵裕对左右说道:「郑公乃长者,能在乡间教授汉、鲜卑、乌桓孩童,是他们的福分。离开之前,遣人送去粮肉布帛,你们看着准备。」

    「是。」裴满应下了。

    邵裕又看了眼郑林与孩童们教学之处,转身离开了。

    ******

    风过平野,麦浪低伏。

    田埂上艾草已深,野蔷薇在沟坎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