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后记一(3 / 4)

加入书签

烟襄升起孩童们顶着冻得红彤彤的脸,穿着绵衣或毛衣,活似毛团一般,在野地里打闹追逐。

    真好呀!冯八尺咧开了嘴,暗想陛下临终前要是能看到这一幕,那该多好。

    不,他一定是看着这一幕离去的,心中无比满足,又有那么几丝不舍。

    想到这里,冯八尺的心底慢慢滋生出了一股气力,他轻轻跳下牛车,朝自家庄客摆了摆手,示意他自去,然后挎着刀,走在熟悉的土路上。

    在这一刻,他没有任何杂思,如同大将军般巡视着自己掌管的地界。

    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为陛下看顾好这一亩三分地。他老人家的功业不容任何人破坏,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那就杀了他!

    如此而已。

    ******

    新任将作少监卡滔这几天有些神思不属。

    大行皇帝殡天,新君灵前继位,群臣山呼万岁,已然一代新人换旧人。

    不过新君纯孝,不改隆化八年的年号,而以明年正旦为弘道元年(350)。

    听到这个年号后,有些人便眼前一黑,直觉没希望了。

    卞滔也收到了江南的家书,以极快速度发来的家书。

    三弟在信中叹苦连连,说在江南住得各种不适应,身体多了很多毛病,没以前利索了。还说与当地土人不睦,子女婚配很成问题,只能在同为北人的士人家庭中挑选,但选择面远远不如当初住在北方时。

    叹苦到最后,三弟暗戳戳地询问是不是可以再搬回济阴老家?江南已经置办下的产业就当做别业好了,留几个子侄照看即可。

    卡滔昨日回信,让三弟熄了这等心思。

    新君便是想改弦更张,也不会在这时,更何况他很可能会延续先帝在位时的大政,至少在这件事上不会改。

    如果这就急不可耐地跳出来,挨了新君的收拾,那可真是哭都没地方哭。

    另外,卡滔心中对三弟其实隐隐有些不太满意。

    浮沉这么多年,他也算看明百了一些事情,

    晋末以来的很多事情,或许都能追溯到门户私计引起的国势不振上面。

    世家大族占据了钱粮、户口、官位,导致朝廷手里的力量不强,做起事来束手束脚,甚至只能「无为而治」、「和光同尘」,整个国家大而不强,难以抵御变乱。

    先帝其实已经够厚道了,只在长江以北和蜀中度田,给天下士人留下了大半个东吴,还不够么?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