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段氏寻女遭困厄 王当临危成大义(2 / 8)
丞相的密信展现出来,以协商的口吻问大家对此事的看法。
心腹将领苻蹬说:“王将军,此事十分明显,权将军他们此行前来潼关隘口办案,困难重重,这里远离京城,两人孤身而来,前无接应,后无援兵,可以说。是孤军作战,运气好一点的话,或许能够侦查到一些蛛丝马迹,运气差时,不但难以完成任务,连自家性命能不能保住都成问题,依在下拙见,将军理应速派人秘密潜入潼关隘口去探听虚实,说不定还能照应权将军他们,助他们一臂之力。”
他部下附和说:“王将军,苻蹬这话不无道理,既然王丞相如此信任王将军,此刻正是将军报效朝廷的最好时机,岂可错过,末将等都情愿听将军调遣。”
王祁竑说:“你们都是我最信任的部下,你们愿意追随王某赴汤滔火实令王某感激不尽,只是,王某也自知此行凶多吉少,王某不愿意尔等前去冒险,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心腹部下都急了,齐声说:“王将军,事不迟疑,当做速决,岂可应个人得失而不顾朝廷使命?”
王祁竑这才决定派一支五十人为先锋的小分队分散潜伏到潼关隘口,他则随后亲自指挥精兵强将赶赴隘口接应。
段氏与权翼他们分开后就朝着自己茅舍的方向而去,以段氏对于自己女儿阿滢的了解,女儿阿滢绝不会逃离自己家太远的地方,因此,只要段氏在自己熟识的山林里多转上一圈,或许就能遇上阿滢。
段氏不敢大声疾呼,一是怕招来其他官兵;二是在山林里大呼小叫容易引来虎豹豺狼,这样岂不替自己招来更大麻烦?
权翼曾经告诉过段氏,就在她家不远处的一棵松树上还捆绑着一个官兵,权翼告诉段氏本人,若有机会,这个官兵最好也能去将其转移走,这样对于他们都是极有意义的一件事。但段氏当时不能理解权翼的话的含义,觉得留着一个万恶的官兵的性命始终都是非常危险的,自己真的遇见了,就绝不会给他留下一条活命,手起刀落,让恶人去见阎王岂不更好?
其实,权翼也没有过多向段氏解释什么?毕竟两人的认知和立场都有着极大的差别。权翼要想在这回斗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除了自己必须掌握强有力证据之外,最好的证据就是拽住楚僖的尾巴,让其无词可辩,那么,这就需要从他的手下人之中得到楚僖的犯罪证据,这是最具有杀伤力的铁证。因此。留着这些为非作歹的官兵性命现场对质就是最好的证据,楚僖到时想翻供可比登天还难。
段氏却一心只为夫君报仇雪恨,那里有什么深刻含义在启发自己,这就是两人想问题的立场不同而已所做出的再终决定,一个是以大局为重,需要提供最有利的证据作为支撑;一个是个人利益为先.,没有什么好顾及其他。
阿滢躲在草丛中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时辰,随着天慢慢黑暗下来,她开始感到无比恐惧。山里什么东西都看不见了,唯有山风嗖嗖刮过山岗引发松涛的怒吼。而这种怒吼阿滢本来是不足为惧的,但阿滢今天所经历的事情令她不寒而栗,加上身边失去了保护的亲人,一个小女孩置身在丛林深处,就算她有着最大的毅力,也无法掩盖内心的恐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