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忽必烈:没人比我更懂游牧民族的危害!(2 / 3)

加入书签

【忽必烈:从战力来看,我大元不可能会输给大秦大唐的!】

【朱棣:很显然是持续可作战力和皇帝个人影响力,你们大元落后了。】

朱棣身为大元之后的王朝。

对大元自然了解,也知道大元大概率输在哪里。

如果忽必烈在草原上,那影响力自然非凡。

但到了中原王朝,哪怕建立起了大元王朝。

拉开了一个多民族王朝时代。

但对於被统治的中原人来说。

很难像大唐那样对其產生那么高的认可感。

忽必烈没再说话,只是將目光放在了酒足饭饱后。

开始集结的多尔袞等人身上。

天幕里,大元王朝的军事榜已经在播放……

前三王朝后面的王朝並非是统一播放的。

而是恢復到之前的逐一播放。

天幕里。

忽必烈,成吉思汗之孙。

大元王朝开国皇帝。

他沿用蒙古汗国的世袭军户制。

即军人家庭,世代为军。

確保稳定兵源,减少募兵成本。

若军人家庭绝嗣,则由同族或邻居替补。

吸收南宋降军,对北方汉人实行强制“签军”制。

通过抽取一定比例的家庭。

让这些家庭每户出一名成年男子为兵。

但因为属於外来族群,为了不引起汉人强烈的反抗。

则没对南方怎么推行该募兵制度。

其中世袭军户制是核心战力来源。

签兵制则多用於临时徵发。

之后在征服其他国家中。

也吸收了他们族群的降兵,导致兵种多样化……

前期在忽必烈主张扩展下!

常规总兵力达到了七十万左右。

极限总动员可达百万加!

【嬴政:这异族兵力竟如此之多】

【朱棣:从人口比例来说,这不算多,甚至这极限动员兵力都有低了,忽必烈来自蒙古汗国,前期一直征伐各国,吸收了多个部落族群的地盘和人口,又拿下了南宋,版图甚大,其人口足有七八千万!】

【刘邦:什么!七八千万人口!草原游牧民族竟也能统御这么多人口】

【朱元璋:这就要问大宋了,真以为年年往外朝贡,对方不会发展壮大的吗坐视敌人的强大,早晚会將自己葬送,“臥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赵匡胤:……】

要不要这么杀人诛心

这话不是他说的吗!

【蒙恬:若是按照这数倍於我大秦的人口来看,那这动员兵力確实是少了。】

【李世民:確实,这是为何】

【蓝玉:大元统治下的族群太多了,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吐蕃人,女真人等等……想要他们全部听话,哪有那么容易內部能勉强保持稳定下来已经很不错了。】

【嬴政:听起来很是混乱,区区异族竟有这么大能耐!!】

【朱棣:虽然不想承认,但在大元初期,若非他们蒙古汗国內部出了问题,忽必烈西征之路被他们自己人拖累住了,恐怕能征服更多国家!】

【刘邦:不是自己的族群么內乱的这么厉害吗】

【徐达:可能传统的蒙古汗国认为忽必烈已经被严重汉化了……】

【忽必烈:胡说八道,分明是他们不懂得与时俱进!若非他们与我不在一条心上,让我能顺利兵出西方,我大元王朝的疆土必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