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章 梦(1 / 2)

加入书签

公元前369年,在宋国蒙地一个衰败的贵族家庭里,有一名男孩出生了。

男孩起初很健康也很正常,可长大一些学会走路说话后,男孩就显得有些呆板,整日浑浑噩噩的。

行为举止怪诞,爱学兽语,习兽行。

家人寻遍名医,神使为其治,皆无效。

后有高人见了,慰其亲曰:莫忧,孩无病,不痴。

果然很快男孩父母现,男孩学习能力很强,一学就会,一点就通,且能举一反三。

父母见状也就不加约束,放任男孩耍闹。

因为男孩虽行为怪异,却只是自娱而乐,并不伤人。

而男孩之所以会这么反常是因为男孩的精神力异常强大,又不懂运用,总在入梦时梦见在一个辽阔的热带雨林里,自己成为了这片雨林中栖息的飞禽走兽,花草鱼虫。

更奇妙是无论他梦见自己成为何物,自己就像真的成为了所梦之物一般,感同身受。

梦见自己是鱼,知鱼之乐。

男孩感觉自己就是一条鱼,忘记本身存在。

醒来后,才知是梦。

生活中又每每呆出神之时,忆起梦中所物,一时分不清梦与现实,做起梦中之事来。

才会有模仿鸟兽之举。

又过几年,男孩怪异之举少有。

但仍浑浑噩噩对周遭之事全无兴趣,偏爱梦中之趣。

直到十四岁与子綦学道,用道家思想解析其梦中见闻感悟,豁然开朗。

潜心学道十数载,加上自己常梦自然众生,让他通晓万物习性和道理。

深刻体会道家的无为而治深合自然之道。

又因其在梦中身化各类生命,生出我是众生,众生是我,皆为天地一体有我亦无我的感觉。

从而领悟有我无我的精神意境使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道学有成,男孩已为男人游历四方,见闻社会风气,对于统治阶级所谓驭人治人之术深恶痛绝。

深感人治之国不满千年皆亡,自然之森百兽为家却万年不灭。

更是推崇老子的“无为而治”

主张摈弃一切社会制度。

又见当世虽有百家之道却人心异象,人人守德却衡量不一。

深感人间纷争具在于此。

于是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此番言论为当世所不容,斥其不孝无德。

对此男人从不争辩,只在父母离世后,将所有财产交于亲人。

而后全心回归自然修行感悟,开启了隐居田园的躺平生涯。

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快乐,归隐后男人将自己梦中所悟编辑成书分别为《齐物论》《养生主》。

男人名声日盛,有王欲拜其为相,他笑拒道:我宁为水中快乐的乌龟,也不想成为占卜用的龟壳。

有人问他:既然看到人间疾苦,汝有大才为何不救?男人道:人间苦,乃人心所致。

外力无可救,只能自救。

人心各异道德标榜不同,即使外力相助推翻暴政,亦是用野兽驱赶野兽,本无分别。

又有人问怎可自救?男人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只要每个人都快乐,自由的生活就好了。

一日男人又酒后入梦,这次他的梦有些特别,他没有去往那熟悉的雨林,而是梦见自己是一枚漂浮在星空之上的光茧。

没过多久光茧化作一只美丽的蝴蝶。

在星空中飞舞。

这只蝴蝶的意识像是一只普通蝴蝶的意识,男人并不能控制蝴蝶,只是和金的空灵境一样可以体验到蝴蝶的所有感觉。

蝴蝶无比的好奇扇动翅膀自由自在的在星空飞翔,周围一切是那么的陌生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