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真正的魔鬼主场(1 / 6)
第116章 真正的魔鬼主场
把加入葡萄牙青年队的事情先放在一边,罗逸便跟隨著摩纳哥的队友们登上了前往莫斯科的飞机。
从尼斯到莫斯科,距离超过了三千公里!
而且两者之间並没有直飞航线,摩纳哥俱乐部选择在伊斯坦堡中转后再前往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
这总共要掉十几个小时的时间!
这可真的是一个遥远的旅途了。
而大家也很快就发现,这种长途旅行所带来的疲惫,只是这场客场之旅即將遭遇到的困难中,最无关紧要的一部分。
一下飞机,罗逸就打了一个哆嗦。
莫斯科的3月,是冬春交替的混沌期,气温虽从冬季的严寒中缓慢回升,但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仍如利刃般肆虐!
此时白天气温勉强挣扎在-5c至+1c,但入夜后骤降至-10°c至-5°c,寒风裹挟著每秒5-7米的西北风,体感温度直逼-15c以下!
这对於一直在祖国南方生活,並且长期在更加温暖的巴西踢球的罗逸来说,真的是如地狱一般。
当然对於其他摩纳哥球员来说也差不多。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没有来过这么冷的地方!
来自非洲的瓦雷赫和伊克佩巴更是频频摇头:“这什么鬼地方!”
而到了莫斯科斯巴达体育场踩场的时候,大家更是目瞪狗呆。
在极寒天气下,草皮下方的土壤被冻得坚硬如铁,草皮表面覆盖著未融化的积雪与薄冰,部分区域因融雪后反覆冻结还形成了凹凸不平的冰壳!
球员们开始热身时,钉鞋与地面摩擦时不停发出刺耳的“咯哎”声,急停变向时稍有不慎便会滑倒。
球员的每一次呼吸都化作白雾,睫毛与护腿板上凝结的冰霜,让他们看起来一个个都行动迟缓。
然后大家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传球训练,更是发现球落地后弹跳轨跡诡难测,任谁都停不好球。
在场边观看的温格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在这样的场地上踢球,別说踢出他所崇尚的地面传控了,就连正常的奔跑都很难完成啊!
等踩场训练结束,大家迫不及待地躲到相对温暖的酒店里时,温格召集球员开了一个赛前准备会。
“明天的比赛,大家要儘量快出球,进攻时直接找前锋,防守时破坏要坚决,不要跟对方有太多的身体接触!”
这就是温格的基本要求。
对於这场比赛的期望,他也是一降再降。
从一开始的“小胜即可”,到“打平就行”,再到“球员不受伤就好了!”
要不是还有一丝丝无法出线的可能性,温格甚至就想著让大家放弃了算了!
这什么破天气破场地,在这上面踢一场激烈的职业比赛,真的就是在拿球员们的健康开玩笑啊!
这可也不是温格杞人忧天。
数据统计显示,近十年莫斯科3月夜间比赛的客队胜率不足30%,且伤病率较常温环境高出40%。
虽然温格已经让摩纳哥的医疗团队已备好紧急升温设备与防冻伤药剂,但寒战中的肌肉僵硬与反应迟缓,仍是无法完全规避的风险。
在会议结束时温格还单独找到罗逸:“要不然你这场就休息一下不要上了。”
一方面,罗逸是著名的“拼命三郎”,在比赛中总是不惜力地奔跑和拦截。
在这种场地上面对作风强悍的俄罗斯人,罗逸受伤的风险也是在直线上升啊!
另一方面,罗逸现在在温格心目中的地位实在是高,谁受伤都不要让罗逸受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