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进去一人,祸祸一窝(3 / 4)

加入书签

“哪里哪里,是我来的急了,没有事先给您打个电话。”苏大强说的很客气。

“刚刚去张厂长那里,耽搁了点时间。”

苏大强看了看手錶,眼瞅著时间紧迫,便直截了当的说道:“郝主任,最近港岛那边的鹰鉤鼻动静不小。这趟过来,就是想徵询一下您的意见。”

“您请说。”郝仁欠了欠身子,认真起来。

苏大强斟酌了一下,说道:“咱们的抗疤丸一经在港岛面市,鹰鉤鼻就联繫了不少当地的中医。隨后他们又四处收集药方、医书———“

郝仁点了点头,这些事情苏大强第一次来的时候,就告诉过他了。

“可最近,这帮鹰鉤鼻的举动愈演愈烈了。”苏大强又继续说道。“他们成立了几个医学会,

收购了几家杂誌社。甚至连港岛的药材市场,他们也已经涉足了。”

听了苏大强的话,郝仁迅速的整理了思路。无论这帮鹰鉤鼻做了什么,绕了多少圈子,可他们的真实目的终究只有一个中医药。

郝仁不由得有些庆幸。若是换一个时代,他这么早的让中医药引起凯—以资本的力量,指定是要被啃的渣都不剩。可现在是红爷爷的时代,管我们再怎么蹦,资本的触手只能干看著,

就是伸不进来!

这就好比关在动物园里的鬣狗,虽然对玻璃外的人形罐头垂涎欲滴,可就是只能干著急却出不来!

“苏同志,港岛本地种植的中草药占市场多少”郝仁突然提了个问题。

苏大强想了一下,回道:“不会超过5%。而且,以港岛的气候条件,种植的中草药种类有限。

“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港岛的中药材几乎都是咱们出口过去的”

苏大强点了点头:“可以这么说。”

听到苏大强肯定的回答,郝仁如释重负的笑了起来。

“苏同志,既然是这样,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郝仁先是宽慰了他一下,接著说道:“中医,是依託於中药的。而中药又是依託於中药材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积。

中药材更是如此!田地里种植的红景天,长得快,个头大,要是再施上几袋尿素——长的比小日子还高!”

“可是,它的药效和高山上生长的红景天相比,那就是天壤之別,云泥之別!”

苏大强脑海中灵光一闪,似乎抓到了什么。

“您的意思是”

“他们搞了医学会,有了杂誌社估计会发展成医学期刊。这些,都不用管他们。咱们只要紧紧把握住两点,一是中药的炮製手段;二是中药材的源头。至於医书、药方,咱们防的过来吗”郝仁站起身来,著步子继续说道:“所有出口的中药材,都要追根溯源。只允许出口人工种植的速成品.“

“至於炮製手段,那都是各家秘传的绝学。短时间內,还不用担心流传出去。”

现在还没到献药方的高朝期。等到了那时,打著第一製药厂的金字招牌,怎么著也能爭取爭取不是

“你说得对,咱们还是要抓住命脉!”苏大强终於是放鬆下来了。“郝主任,但是对於那些医学会,我还是有些担忧。据说,鹰鉤鼻对加入医学会的中医、西医,出手大方的很。”

郝仁笑了笑:“他们能进入,咱们就不能加入了”

“您又有坏—好主意了”差点说漏了嘴,苏大强暗戳戳的道。

郝仁警了他一眼,咱郝大夫出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主意!这货竟然还看穿了咱!

“多弄些『神医”『大神”加入进去,怕钱!再找些人,专门给他们代笔在杂誌上发文章。什么樑上灰,井上绳—怎么封建怎么写,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