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这种消费观念(3 / 3)
震级不会低。
而且后还会下雨,至少要在外面待一段时间,所以他必须建得宽敞些。
这段时间,苏建设频繁外出,不仅拿到了工厂的经营许可证,还去港口运回一批货物,用卡车送至事先租好的废弃厂房。
这批设备全是电动缝纫机。
苏建设开始思考做哪种生意。
倒买倒卖当然可行,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他决心寻找適合自己的事业。
食品行业赚钱虽快,但利润有限,而服装行业潜力巨大。
大潮退去后,压抑了十余年的年轻人內心燃起了追逐潮流、展现自我的渴望。
一件时尚的新衣或独特的装扮,成了他们表达个性的最佳方式。
对许多人来说,在美食上的开销可以省,但在衣物上的投入却毫不犹豫,这是人之常情。
一顿饭不过一两个小时,而一件优质衣服却能穿很久,带来持续的关注感。
这种消费观念,苏建设早已深諳於心。
年轻时,谁没为了心仪的鞋子吃几顿泡麵如今时机已到,苏建设决定辞职。
大潮褪去后,他不必再依赖工厂,转而寻找更多变现途径。
当初坚持留下只为保有一个工人身份,如今不再有束缚。
……
东大街清晨微光初现,棒梗便扛著扫帚到了。
他要赶在上午前完成清扫工作,又不愿被人认出,於是早早到场,还做了全套偽装:帽子遮头,口罩掩面,环卫服加身,手套护手。
即使如此,他也担心熟人认出。
忙碌中,他仍不断环顾四周,生怕碰到一起玩的伙伴,那种尷尬让他如坐针毡。
怕什么来什么,偏偏就遇到了这种事。
几个年轻人正朝这边走来。
待看清他们的脸后,棒梗迅速转身,背对著他们,还故意弯下腰,把帽檐压得很低,生怕被人认出。
那几个年轻人有说有笑地走在路上,话题儘是些大话。
这样的年轻人在街头隨处可见。
这是一组三男一女的小队。
三个男孩大约十四五岁,和街上游手好閒的年轻人无异。
儘管他们在吹嘘,但目光始终追隨著中间的女孩。
女孩眉清目秀,梳著麻辫,年纪与那几个男孩相仿。
这样的姑娘,无疑是这些小伙子爭相討好的对象。
当他们路过棒梗身旁时,一个梳三七分头的青年忽然惊呼:
“嘿,这不是咱们的棒梗吗!”
“不是听说你找到了工作”
“哦,原来是这份差事。”
“扫大街呢!真有出息,跟老人抢饭碗。”
起初,那群人並未留意,但经此人提醒,才认出眼前这个打扮像特务似的环卫工,正是他们的伙伴——棒梗。
棒梗知道躲不开,索性站直身体,说道:“小慧,你们在这儿玩啊!”
那女孩名叫钱小慧,他们几个都是棒梗过去常在一起玩耍的朋友。
棒梗自然也对青春洋溢的钱小慧抱有好感。
此刻被发现做这份工作,他觉得十分窘迫。
钱小慧瞧清是棒梗,惊讶地说:“棒梗,原来你真的有工作啦!”
“真没想到,咱们当中第一个找到工作的竟然是你,恭喜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