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朝会(3 / 3)

加入书签

”,“壁虱”之类的话。

即使祢衡已几近直白地把天子的颜面丢在地上踩,刘协依然无动于衷。

或许并非无动于衷,但他确实看不出生气的模样。

“那便请祢谏史告诉朕,何为小事”

“安置流贼,匡算耕田,莫非不是小事”

刘协缓缓起身,冕珠晃着细碎的光,将他的眼底照得朦胧不明:

“朕在长安时,三辅之地荒歉,民众忍饥挨饿,便有不少人做了流贼。”

见祢衡蹙眉,仍欲开口,刘协继续道,

“朕开仓赈民,却只是杯水车薪。饥灾最严重的那一个月,都城几乎被你口中的流贼踏破,不少朝臣死在道中,人尽相食。”

祢衡文思敏捷,已然猜到刘协的未尽之言,不由着恼:

“臣并非此意。似安匪、丈田这般琐碎之事,只需九卿控扼便可,何须多问若陛下事事询问,还能留有多少时间,用在定邦之上”

“那在祢卿的心中,何为大事”

“那自然是定邦安国……”

“定邦自有将军之士,安国自有九卿之臣。若按祢卿的道理,朕岂非事事不用过问”

祢衡道:“自当有主有次。”

说到这,祢衡心中已然明白了自己失语之处。

他因为这几天,整个朝会都在车轱辘地说一些细碎的事,忍了又忍,实在无法忍耐。

他并不是不知道农与民的重要性,可这执行之事,本就该由各级属官接手,哪有事事汇报的道理

与其说是皇帝重视农事,重视黎民,倒不如说……曹操像是有意将这些琐碎的事堆到刘协的眼前,占据天子的视野。

天子难道不知道曹操的用意吗他方才说的话虽然过火了些,对天子不敬,可他的初衷并非如此。

天子为何不趁机发作一番,顺势改变如今的局面,揭露曹操的用心,把军政大权握在手中

祢衡怎么也想不通天子为什么要压下这事,面上的神情愈加恼怒冷淡:

“既然陛下认为这些都是‘必要之事’,臣以后不说了便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