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劝言(2 / 3)

加入书签

顾谏史觉得……我那天的赋做得如何”

除了知道祢衡那天是在借赋唾骂曹操,剩下的,顾至完全没听。

但这不妨碍他胡说八道:

“祢谏史文采了得,若能痛骂恶臣,必能流芳千古。”

祢衡微皱的眉宇逐渐舒展,背脊略微挺直:

“前任下邳国国相笮融,滥杀百姓,为祸一方,多次骗杀缔盟之人,当为恶臣。”

人的灵感是有限的,祢衡虽然能即兴做赋,在连骂了曹操几天之后,他也实在是骂不动了。

于是他调转枪头,对准了另一个恶臣,只是这个恶臣的人选,让顾至稍有些意外。

这位老仇人在几个月前被戏志才设计诱杀,再次听到他的姓名,竟是在祢衡的待唾骂名单上。

顾至难得认同地颔首:“好好写,多写几篇。”

眼见祢衡斗志昂扬地离开,顾至与荀彧一同回身,折返营地。

荀彧从怀中取出佩玉,放到顾至的手中:

“这是三兄予你的……见面礼。”

顾至握紧了被体温熨热的佩玉,垂着眼颔首。

他将佩玉收好,与荀彧回到同侪们聚集的位置。

水足饭饱之后,顾至去了戏志才的营帐,将一只木匣放在竹案上。

“前几日,孝先找人送来这匣药草,正是左仙师当年提到的药引。阿兄记得一剂半两,加入原先引用的药方中。约莫饮上两个月,便可痊愈。”

顾至所说的孝先并非毛玠,而是随着师父云游四海,已多年未见的葛玄。

葛玄一找到药草,就立即找人送来,只是那时戏志才还在夏侯惇的军中,这只药匣便一直放在顾至那,由他收着。

阿兄的病能彻底治愈,多少抚平了顾至心中的些许郁结。

这也算是近几年茫无头绪的摸索中,最好的一个消息。

戏志才接过木匣,向顾至问了几句近况。

话说到中途,他忽然语重心长地提醒:

“纵然年壮气盛,也当稍稍克制一些……”

顾至正捧着陶碗,饮着藿香水,猛然听到这么一句话,险些手一抖,将碗中的水撒到地上。

被他强制遗忘的记忆再次涌入脑海,他连忙将那影影幢幢,摇晃不止的记忆从脑中驱走,压制面上的热意,抓紧了手中的陶碗。

“阿兄……此言何意”

戏志才无声而叹:“我听郭奉孝说,你昨日因为陈公台的事,与主公起了口角。”

他的神情逐渐染上凝肃之意,

“今时不同往日,主公掌四州之利,夺天下之势。位高权重者,大多容不得犯上之举。”

原来是在说这个。

顾至原本紧绷的躯体顿时放松了下来,面上热度尽去,平和地回答:

“阿兄放心,我心中有数。”

戏志才仿佛察觉到了他的变化,不解地询问:

“阿漻方才为何如此紧张,莫非是想到了别处”

好不容易放松下来的脊背再次绷紧了几分,顾至无法言说,只下意识地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戏志才。

在昏暗烛火的掩映下,戏志才瞳中清明,似乎还带着……笑意

睁得发酸的眼瞳不自觉地眨了下,顾至总算回过味。

他都能想到那一处去,阿兄如何不知道刚才的那句规劝含有歧义他分明是故意的。

“……阿兄莫非被奉孝带歪了,怎可如此”

“我刚才所说的话,句句发自肺腑。所谓的‘克制’,虽说是在谈论你与主公的争论,但你与文若……的确也当克制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