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路明非:出来吧,皮卡丘!(2 / 4)

加入书签

的黑暗中数不清的青铜齿轮互相咬合紧密连接,共同组成一座仁立在广场尽头的庞大青铜墙。

高墙向左右延伸极远的距离,隱约可见尽头两尊数十米高的青铜雕像,他们以背负重物的姿態用肩膀和双手一起顶住上方真正的青铜城结构,全身以青铜雕琢的肌肉纤维栩栩如生,瞳孔则是在黑暗中也熠熠闪光的暗金色宝石。

即使以路明非此时已经被强化到极限的目力也无法完全窥见它们的全身,那种高山倾颓般横压而来的压迫感还是让人不由自主的从心底里生出战慄的感觉。

让人想起龙伯国的巨人。

《列子汤问》中记载龙伯的国人身高三十丈,仅用数步即可跨越五座仙山,他们钓起背负岱舆和员娇的六只巨鰲后导致两山沉入北极深海,引发“仙圣播迁者巨亿计”的浩劫。

不难想像,在青铜城仍旧佇立在彼时尚未被江水淹没的夔门时代,这里曾是何等壮阔伟大,虔诚的信徒们追隨皇帝的脚步从北欧到蜀地,沿著长信宫灯点亮的神道以最卑微的姿態覲见他们的神明—..—

在另一个世界线,路明非和诺诺一同进入青铜城时选择的通道其实是在遗蹟的正上方,他们穿过长的青铜甬道、途经西汉末年时期汉光武皇帝派遣的数千汉军最终埋骨之地,进入诺顿与康斯坦丁的寢宫,然后再横穿整座青铜城从出口处脱出。

因为探索的区域存在差异,所以他们並没有机会目睹眼前这宏伟壮观的景致。

不过学院对叶胜小组和路明非小组发回的资料进行过调查和比对,有学者確信青铜与火之王的行宫曾经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居所来使用那么简单,在最辉煌的神话时代诺顿以地火与熔岩为动力,推动组成白帝城的精密机械运转。那些巨大的青铜齿轮咬合、闸门开启,整座城市运转,每一个零件都互相带动,像是也快被放大了无数倍的机械手錶。

它或许是真正能够沿著山川湖海移动行走的神殿,行至某处则对当地的人类和龙族都带来臣服於青铜之下的统治。

沿著神道向前走了一段之后路明非停住脚步,他再次念诵言灵.镰鼬,远比过去任何一次念诵都要更加强大的领域隨著空气中瀰漫的铁锈味道震出微弱的涟漪。

在路明非的意识中原本已经烟消云散的镰鼬群再次復甦,这一次它们的数量空前庞大,仿佛青铜城根本就是一个增幅言灵与元素的炼金领域。

风妖们构成上衔青铜天顶、下接荒芜神道的铁壁,向著四面八方推进,片刻后路明非一愣,镰带回来的情报里蕴含密集的信息。

由青铜齿轮构成的高墙两侧、那两座儿十米高的巨人雕塑有数十上百的铁链从他们的身体上延伸出来,铁链的末端捆缚著已然零散的骸骨。

那些骸骨仍旧保持著死去之前的姿態,庞大而威严,既能看到爬行动物的特徵又能见到鸟类的特点,即使已经只剩下骨骼了,仍旧美得如此狞。

镰鼬们在它们的上方来回呼啸、盘旋著进入它们的腹腔、穿过它们的肋骨,如风一样扫过那些已经被漫长的岁月留下腐蚀痕跡的脊椎,然后將龙类们留下在青铜城下方的遗骸以3d建模的方式復原於路明非的意识中。

看来很多年前诺顿与康斯坦丁在选择放弃那一次的轮迴让自己的胚胎进入骨殖瓶中重新孵化时,留下的龙侍不仅仅只有参孙和他的同伴。在另一个世界线学院所发现的,只不过是他们留下的那些用以守卫陵墓的罪臣们之中倖存的那两个。

显然,为了防止自己在陷入沉睡之后匯聚在魔下的臣民会四散逃亡、而將青铜城暴露在敌人的视野中,诺顿运用了古老的炼金技艺,用坚不可摧的机件將他们牢牢的囚禁在这座遗蹟的下方。

路明非所能看到的只是这一个方向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