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四乌合之众(4 / 4)
惊,心中暗自庆幸,幸亏自己始终以礼相待,否则刚才他那几招使在自己身上的话,自己也像那钟寨主一样躺在地上了。以前自己老是很自负,觉得这里以自己为第一,自己从小受父亲教授,内外兼修,后来又在机缘巧合之下,学了些少林拳法,二十年来也只败过几次,在武学的造诣上,便有些轻狂高傲起来,但好在他为人处世圆滑,做人倒也谦逊有礼,这一点也是他最难能可贵之处了,余下那几位寨主,见安羽汐刚才露那一手,已胆战心惊,更兼这一拳之威,令他们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头,不敢说一个字,生怕惹恼了他。
安羽汐命众人出发,走了半日,天黑之崔敦礼时赶到临汾县府衙,知县崔敦礼亲自作陪,请众人吃饭。席间安羽汐向他道谢,谢他伸出援助之手,赶跑了强盗,并好奇地问道,“知县大人怎能未卜先知,先调派人去助我?”崔敦礼笑道,“这可不是下官有那么大的本事,只是那一带向来多强人,而驸马爷带这么多人,又有这么多的银两,携带着,很有可能被当做目标,所以我便自作主张,权当是防患于未然。”
安羽汐笑道,“崔大人好才能,只是好像作一名县令,委屈了点,大人哪里人氏?”崔敦礼听了这话,不由得喜上眉梢,忙躬身说:“下官乃山东人氏,前几年才来此处任职,今后全仰仗钦差大人栽培。”安羽汐笑道,“那也得你为官清明,爱戴百姓,做好自己本分,皇上自然会记得你,沿途我见你管辖之内,百姓倒也安居乐业,民心也稳,可见你是位好官无疑,你的名字再报一遍,以免我忘记了。这次回长安一定为你邀功。”崔敦礼连忙喜得跪下磕头如捣蒜,口中道,“谢钦差大人,钦差大人实乃下官再生之父母,下官如日后能高升,必定做个为百姓着想的好官。如有虚言,天地所不容,从此刻起,下官必以驸马爷唯首是瞻,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下官名叫崔敦礼。”
“不,唯皇上马首是瞻可也,你叫崔敦礼,嗯,这个名字好生耳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心想是不是唐书上看到过,日后此人肯定会在长安身居要职,但是最高是什么官,却是想不起了。又向那军官谢道,“这位将军不知高姓大名?端的是名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大将。”
那人见驸马爷如此夸奖自己,心下甚喜,忙道,“下官名叫崔阳明,是知县老爷的侄子。”见李震一脸不屑的样子,忙道,“今日之事实乃小事,论行军打仗,李将军行军打仗乃李开国公所授,自是虎父无犬子,心中早有对策,小官去的鲁莽,反而让李将军未能一展身手,实为汗颜之至,这些毛贼在李将军面前只能是跳梁小丑,螳臂当车,下官不知深浅,让大家见笑了。”
安羽汐见他如此,自知他不想抢了这位大将军的威风,当下笑道,“李将军自不惧此等宵小,但是我们商量怎生不让己方不伤一人,从容而进,刚想料理那些头领,刚巧你率领手下出手,倒是搅了李将军的好戏,但如此最好,路途遥远,以后仰仗李将军的机会很多,崔将军与令叔叔的功劳,日后我必定禀告圣上,皇上且会论功行赏。”
过了几日,尹义琰果然率领了五十几人前来投靠。安羽汐让他归于李震的麾下做了一名陪戎校尉,从九品的军官可算是相当的优待了。大家抓紧时间赶路,安羽汐这段时间有两大美女陪伴,倒也乐在其中。沈凌薇也知道了他与高阳的丑事,但却装作不知。安羽汐非常欣赏她该聪明时聪明,该糊涂时糊涂的性格,更加的心疼体贴她,经常为她按摩全身,给她推拿。一路上自己倒成了个奴才服侍主子一般,令沈凌薇不胜惶恐,倒也乐得享受。虽给他按摩过后必是轻薄无礼,自己也非常的开心,这一路来,可真是神仙也不如自己,真希望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