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洪武十元年(2 / 5)
年后,达到千倍之力,就是传说中的兵道第八境。
兵道第八境究竟有何奥妙,明古也不清楚。
甚至人皇殿都不清楚,毕竟自家没出现过,只是推测出一点,有助於突破至皇者境!
达到兵道第七境巔峰的事,明古也没宣扬出去,不著急。
等他达到兵道第八境的时候再说不迟。
那个时候,也就能知道,兵道第八境、对兵道第六境巔峰的突破有没有用
洪武二元三万三千年,宋长星炼製出大乾第一艘神王兵层次的战船,被称为神王舰。
神王舰长百万丈,宽四十万丈,高六十万丈。
通体赤金色,代表著大乾的顏色。
能容纳两千万人,这个数量比之顶尖战船增长不多。
神王舰真正大变化的,是能容纳的力量极限,由一亿鼎、提升到十界。
也就是说,只要两千万將士的整体力量不超过十界,就可以提升两倍的力量。
其最快速度可达一息一光年。
这种战爭神器,对运朝军队的提升可想而知。
当然,缺点也比较明显。
一个费贵、一个炼製时间长。
前者,炼製一艘需要费大约两亿五千万兆金。
后者,由宋长星出手,其余人辅助,也需要近一万五千年时间左右。
除了这两个缺点外,明古也找不到什么其它缺点了。
明古跟內阁、军阁商议一番后,决定让宋长星先再炼製出五艘神王舰。
然后再研製神王兵层次的传送阵。
同时,明古下旨,六大军团扩军。
每个大军团、都扩张到两千万人,一百个小军团的规模。
到时,正好將大乾军团的战力,提升到一个新的程度。
集团军也开始扩军,扩军一倍,为十个小军团,共两百万將士。
接下来的几万年中,又有几个大乾分国的国运,达到了一界。
数量看起来不是很多,但这就是治国的难处。
別看没有外敌威胁、没有內乱威胁、背后还有人支撑等等条件,但运朝的发展速度就是不一样的。
有的快,有的慢,速度可谓天差地別。
其中的影响因素太多。
明古虽然对一些子孙发展的速度不满,但也有点无可奈何。
人不是傀,不会一丝不苟的照著规定去做。
他更不能那些子孙有点小错,就盯著训斥。
他能做的,就是看哪些子孙做的实在差劲,就换了他。
做得好的,给予奖赏。
至洪武二元十一万五千年,大乾的分国数量达到了近两千个,国运达到一界之力的,只有七个。
这时候,大乾六大军团已经全部装备上了神王舰。
两千万大军最弱者,也达到了百鼎之力。
每个小军团的战力达到了五千万鼎,一百个便是五十亿鼎之力。
驾驭神王舰,增强两倍,达到一百五十亿鼎之力。
再有六位大元帅统帅,六大军团最弱的战力,也达到了一百八十多界之力。
最强者,可达两百四十多界之力。
这份力量之强,代表著大乾在神王朝这一层次中,越发的强大。
早已不是当初大乾初成神王朝的时候了。
另外,集团军的实力也大有提升,入伍条件提升到了王者境,全部装备上了顶尖战船。
两百万大军的力量,可达六千万鼎。
只是集团军元帅本身的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