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召见(1 / 2)
这日,赵尔忱正在家里读书,小果束手束脚的进来禀报:“侯爷,宫里来人了。”
赵尔忱放下书站起身,门外走进一位穿绯色宫服的宦官捧着传旨牌,躬身道:“侯爷,萧贵太妃娘娘自西郊别苑回宫,特召侯爷即刻入宫见驾,说是有要事相商。”
萧贵太妃召见她?赵尔忱有些紧张,她还没见过谢迟望的生母呢。
早听闻贵太妃娘娘在西郊别苑住了几年,虽再未回过京城,如今谢迟望婚前回宫也正常,这突然的召见必然是为了她与谢迟望的婚事。
她忙起身整理衣袍,换上侯爷规制的公服,又让小果取来问安礼。
一匣产自岭南的新鲜荔枝,用冰窖镇着还带着水汽,本来是打算送给宋时沂吃的。一条西域来的鞭子,计划常灵生辰时送给她,但曾听谢迟望说他母妃和常灵一样喜欢耍鞭子,如今只好充作问安礼。
随后便跟着宦官,往皇宫赶去。
入宫时,恰逢宫人捧着刚从御膳房取出的冰镇酸梅汤,赵尔忱瞥见那熟悉的玉碗,想起前日与谢迟望在水榭凉亭,她端着同款玉碗,将喝剩的酸梅汤往谢迟望嘴里灌,灌得急了些,谢迟望险些被酸梅汤呛到。
当初那么欺负人家,现在要去见人家母亲,她倒有些心虚了起来。
到了慈宁殿,宦官刚通传完,殿内便传来萧贵太妃温和的声音:“让永安侯进来吧。”
赵尔忱低着头进去,抬眼只见萧贵太妃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身着绣兰纹的常服,发间只簪了一支赤金点翠步摇,看上去十分亲和。
赵尔忱忙躬身行礼:“臣赵尔忱,见过萧贵太妃娘娘,娘娘凤体安康。”
“起来吧。”萧贵太妃笑着抬手,指了指榻边的锦凳,“刚从别苑回来,听闻你与阿迟的婚礼仪轨已备得差不多了?”
赵尔忱起身坐下,将带来的荔枝匣递上前:“托娘娘洪福,臣府中已按六礼之仪备妥,只是尚有几处细节,还需请娘娘示下。这是臣寻来的岭南新荔,用冰镇着,娘娘尝尝鲜。”
其实一切细节都备好了,萧贵太妃到底是谢迟望的生母,谢迟望成婚,不能让人家一点参与感都没有。
宫女接过匣子,替萧贵太妃剥了一颗荔枝,萧贵太妃尝了一口,点头道:“倒是新鲜,你有心了。”
她放下荔枝,目光落在赵尔忱身上,语气逐渐郑重起来,“今日召你进来,一是为了问你婚事筹备,二是有几句话,要当面嘱咐你。”
赵尔忱忙起身垂首:“臣恭听娘娘教诲。”
“阿迟这孩子,打小和旁人不一样,在先帝身边养了几年,性子越发骄纵了。”萧贵太妃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怀念。
“当年他父皇打算让他出家,以后就在道观住着,这些年我同他提过几次,他也应了。只是前两年突然来信和我说,不愿出家,我便知他心有所属了。”
赵尔忱心头一颤,想起前日谢迟望差人送来一枚刻着“迟望”的玉佩,附信写着“此佩如我,伴你左右”,他那么早就对她动了心思吗?
她忙躬身道:“娘娘放心,臣此生定会和殿下白头偕老。无论顺境或逆境、健康或疾病、欢乐或忧愁,我都与他不离不弃,相知相守。”
婚礼誓词让我抄一下。
萧贵太妃闻言,脸上露出笑意,取出一个锦盒,递到赵尔忱面前:“你有这份心,我便放心了。这是我给阿迟准备的添妆礼,里面是一对玉镯,是当年先太后赐给我的,今日转赠给你们,算是我给他的念想。”
赵尔忱双手接过锦盒,刚要道谢,就听见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后便见谢迟望快步走进来,装模作样的问道:“母妃,听说你在召见永安侯?”
萧贵太妃笑着拉过谢迟望,知道这小子又在装,怕是她的宫人还没将传旨牌捧出宫门他就知道了,故意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