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章 好日子(2 / 4)

加入书签

裴家相中的是他已入道门的女儿,沈清猗沈至元。

裴府是相中了她身为道玄子亲传弟子的身份,未来在药殿必定举足轻重。

此外,清猗在民间是“药王”弟子,治瘟疫有功,又上书创建公利医疗体系,惠及百姓越来越多,在民间的德望很高,各地的药王庙都增加了她的塑像,侍立在药王之后,一起享受生民的叩拜和香火祭祀。这就是立生祠了。不仅有声望可用,而且还能聚集信仰,对个人的福报乃至家族的气运都有好处。

但世家有功名和官身的,朝廷都不允许民间立生祠,若真的德望深隆或功绩卓着,逝后自能进入忠贤祠或忠烈祠享受国家祭祀,不必民间立生祠。这也是限制世家利用生祠谋利。像沈清猗这样的,就是可遇不可求了。

所以结亲后利益是极大,不仅能和药殿联姻,而且还有她本人声望带来的好处,甚至立生祠的福报气运都能沾一点光。这些好处,各个当然世家都看在眼里,不只是河东裴氏。从梁国公世子另立世子夫人后,如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这些世家就已经向他提出结亲之意了。

但沈纶一直按着不动。

因为在女儿和离后,他曾去信问过她的打算——回复说:三年内不考虑婚事。

三年不考虑,那三年后呢?

如今三年已过将近四年,沈纶不能再按下去了。

而河东裴氏这会才出手,足见忍得住。

而越到后面提出,越显得对清猗的尊重和对亲事的慎重。

虽然联姻必定是为家族利益考虑,但裴氏能忍三年到四年才提出,就比别家做得漂亮了。

难怪兰陵之下,就是崔、裴。……世家每高出一分,都不是随意得来的。

沈纶细细忖量着。

在众世家提出的平婚郎君中,比较再三,还真是裴立之最合适。

他已经见过裴立之,风姿俊逸,气度洒脱,论品貌人才都是上选。

更难得的是,此子不慕仕宦,唯好书画金石之道和山水之趣。

若说沈纶以前对女儿了解还有偏差,经历了这么多事,看了如许多,已然对这个女儿有了深入的了解,把握到她的真性情:智略深沉却好清静,不喜尘俗喧嚣,对功名利禄也甚淡漠——选的结亲对象当然要与她志趣相投,不是利益联姻,而是夫妻的美满,否则就不是结亲,而是和女儿结仇了。

如今,他这个女儿已经不需要靠联姻去保护她的母亲,仅以她自己的地位和身上所具的利益,就能让家族不会薄待了她的生母。而她的亲事也不是沈纶一人决定,还要尊重道门的意思,毕竟是她的师门。

以道门一贯保持超然地位的做法,并不乐意与世家联姻。当然这不绝对,还要看当事人的意见。

说到底,清猗的亲事,得看她自己的意思。

沈纶对这件事很谨慎。

事实上他这个女儿身在道门,对沈氏就是最大的利益。家族不需要她去联姻,不联姻才是最好的,如此药殿的利益就不会分薄出去。就以世家最关注的药殿丹药出售分配的比例来讲,哪个世家不想多占一点?虽然各大世家一直在培养自己的炼药师,但能和道门的传承和千年底蕴相比吗?单论药殿出的各种药浴丹就不是世家的药浴熬煮液可比。而同一资质的武者,有药浴跟没药浴不一样,好的药浴跟差的药浴也不一样,谁在这上面优了一步,起跑线就先了一步。

从这些利益来讲,沈氏是不愿意沈清猗再与世家结亲的,哪怕娶一个寒门子弟都好。

但沈纶不能以家族的利益来决定此事。

他们父女的感情原就不深厚,若因婚事再生出龌龊,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