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问题与改进(3 / 4)
特别是属性点还十分宝贵,林栋不可能再继续兑换这方面的技术。
有这个属性点,直接换基因修复液或者未来治疗舱不香吗?
埃莉诺沉思片刻。
“这个问题很有深度。我们可以先尝试使用3D培养技术,更好地模拟人体组织微环境。同时,我们应该研究不同生长因子的组合,以提高干细胞的活性和分化潜能。这样可以让我们的技术更接近实际应用。”
“你的想法非常有前瞻性,埃莉诺。3D培养技术确实是个很有潜力的方向。”
林栋说到这,停顿了一下,然后再补充道:“我们还可以考虑利用一些新型的生物材料作为支架,这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培养效果。可惜,这些想法的实现都需要等其他领域先有突破。比如材料科学在生物相容性方面的进展,或者生物打印技术的未来优化。”
“那我就等亲爱的在这方面有新的突破啦~”
埃莉诺只有在二人单独相处的时候,才会露出她可爱的一面。
林栋宠溺地刮了下她的鼻子。
“那可能还是基因修复液的问世来的更快一些。志愿者招募的方案有初稿了吗?有的话我看看。”
埃莉诺点点头,打开电脑桌面上的文件。
“我们第一期计划要招募100名志愿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将接受自体干细胞注射,而对照组则接受安慰剂。我们会追踪观察6个月,重点关注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林栋阅读完埃莉诺的方案,挑不出什么问题。
“这个方案很全面,埃莉诺。你考虑到了很多细节。我只提一个意见,那就是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以更好地评估治疗效果。”
埃莉诺觉得有道理,立刻在电脑上做了修改。
“你说得对。我们可以在基线、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全面的生物标志物检测。这样可以更好地追踪治疗效果的变化。”
在埃莉诺修改志愿者招募计划书时,她的手机突然奏响。
来电显示是哈佛医学院的一位知名教授。
“你好,埃莉诺,”电话那头传来充满热忱的声音,“我听闻你们正在筹备自体干细胞技术的人体试验。我们医院有几位对这项前沿技术十分感兴趣的患者,不知是否有可能让他们参与其中?”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位教授显然是从哪里得到了这个消息,为自己的病人谋福利来了。
但他肯定没打听到项目已经产生了一名死亡病例。
“当然可以,我们很快就会公布第一期的志愿者招募计划。”
挂断电话后,埃莉诺对着林栋俏皮地晃了晃手机。
“中文里怎么形容这种情况来着?哦,对了!心想事成!瞧,我们还没开始找志愿者,他们就主动找上门来了。”
林栋不禁莞尔。
“埃莉诺,你的中文进步神速啊,连四字成语都能信手拈来了。他们感兴趣是应该的,这项技术可是有改变无数人生活的潜力。不过,我们也要做好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质疑和挑战。”
话音刚落,林栋的手机也响了起来,是詹姆斯教授。
“林教授,我们在氢燃料电池的最新测试中有了一些令人振奋的发现。如果方便的话,能否请你过来看看?”
林栋看了看腕表,然后转向埃莉诺,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
“亲爱的,看来我得去一趟氢燃料电池实验室。你能继续完善人体试验方案吗?”
“当然没问题。你尽管去吧,我会把方案都准备好的。”
林栋匆匆赶往在校园另一端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