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科学无国界,但我有(2 / 4)
比一头大象还要重。”
台下传来一阵惊讶的抽气声。
“强子对撞机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只不过研究对象是比原子还小亿万倍的基本粒子。通过这些研究,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物质的本质,理解宇宙的起源。”
林栋的声音平和而富有感染力,专业的物理概念在他的解释下变得生动易懂。
台下不时响起恍然大悟的低语。
有人拿出手机记录,有人认真做着笔记。
讲座的提问环节,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举起手。
他的衣着整洁,胸前别着记者证。
“林教授,我是本地《舟山日报》的记者。这么高的能量,会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我们统计过,最近收到了大量市民关于安全问题的咨询。”
“非常感谢你提出这个问题。”林栋微笑着走到全息投影仪前,手中的遥控器轻轻一按,切换到一张设备截面图。
图片上的线条清晰,颜色分明,显示着设备的内部结构。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需要详细解释一下LHC的安全保护机制。”
“首先是这个超导磁体系统,它的能量确实很大,理论上足以融化一吨钢铁。但是,我们有特殊的淬火系统,可以在微秒级别将这些能量安全释放。这就像是给超级跑车装上了最先进的刹车系统。”
“其次。”他切换到下一张图片,这是一张更复杂的系统架构图,“整个设备都采用了多重保护机制。任何参数的异常波动都会被实时监测到,系统会立即启动保护程序。这就像汽车的安全气囊,在意外发生的瞬间就能展开保护。而我们系统的反应速度,比安全气囊要快上万倍。”
他的解释深入浅出,专业的技术内容被完美地转化为大众能理解的语言,很多人慢慢放下了心中的担忧。
接下来,一位穿着浅蓝色校服的女高中生举起手。
她的眼睛明亮,充满求知欲。
“林教授,我有个问题。为什么要建这么大的设备呢?这个圆环看起来真的很巨大,好像比整个舟山城区还大。这样的规模真的有必要吗?”
林栋露出赞赏的笑容,从讲台上拿起一台专业相机。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让我来做个实验。”
他举起相机对着观众席。
“我先用普通模式给大家拍张照。”
快门声响起,然后林栋将照片通过投影仪展示在大屏幕上。
“现在,我把镜头调到最大倍率。”
他熟练地调整着相机参数,重新拍摄。
新的照片投射到屏幕上,范围缩小了,但能显示出更多细节。
“看到区别了吗?”林栋放下相机,“如果我们想观察更微小的细节,就需要更强大的设备。在粒子物理研究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要观察极其微小的粒子,就需要非常高的能量。能量越高,设备就需要越大。”
他走到大屏幕前,用手势描绘着环形轨道。
“我们的对撞机环形轨道虽然有27公里长,但每一厘米都经过精心设计,都是不可或缺的。这就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果你想看到更小的东西,就需要更精密的光学系统。”
林栋的讲座只是开了一个头。
接下来的几天,不同领域的专家轮流主讲。
超导技术专家张教授特意从中科院带来了最新的实验设备。
他用液氮和磁铁做实验,让观众亲眼目睹了超导体在低温下的神奇表现。
当他将一块黑色的超导材料稳稳地悬浮在磁场中时,整个报告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