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发射侦测器(2 / 3)
术文件。
“这里面有侦测器的接口规范与物理参数。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只需要在你们火箭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调整。并且,文件里包含了火箭相关技术的优化方案,特别是关于火箭发射的精准控制与回收技术。”
等酒泉的团队把林栋提供的技术吃透后,国内便可以快速低成本地培养出一批航天人才,为2030年的太空资源争夺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工点了点头,然后对着林栋敬了一个礼,眼中透露出敬佩。
“林院士,我们会竭尽全力保证这次任务的顺利进行。”
接下来的几天里,林栋与酒泉发射中心的技术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密集的沟通与技术交流,并对火箭发射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优化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在火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之间加入一个新的控制模块,这样可以更好地管理火箭的推力和姿态控制。”
林栋在一次技术会议上解释道,“这个控制模块将确保火箭在发射过程中保持稳定,并在需要时进行精准调整。”
张工仔细听取了林栋的建议,并做了详细记录。
“这个模块的具体设计是什么样的?”
林栋展示了一份详细的设计图。
“这是我们设计的控制模块原型,包含了先进的传感器和反馈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火箭的状态,并进行动态调整。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大大提高火箭的发射精度和稳定性。”
在第三天带着侦测器来到发射中心的苏珊补充道:“除了控制模块,我们还需要对火箭的燃料系统进行一些改进,确保在发射过程中燃料的供应更加稳定。这样可以避免因燃料不足导致的推力波动。”
酒泉团队的工程师们纷纷表示赞同,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燃料系统方面,我们可以增加一个备用燃料箱,以应对突发情况。同时,增加一些冗余的燃料管道,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林栋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些都是很好的建议。我们会在设计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将改进后的方案反馈给你们。”
经过数周的紧张工作,预定的发射时间也临近了。
苏珊满意地看着屏幕上的数据,轻声说道:“所有接口都已通过测试,侦测器与火箭的绑定无误,与天宫1号主体保持了安全距离。下一步就是准备发射。”
“好,发射日程定在下周二,希望这次的努力没有白费。”
要是这次对接失败,林栋只能升级一下自己的战甲——加入太空维生系统,直接飞到卫星上安装侦测器了。
但太空战甲的技术终究太超前,还不是时候暴露在世人眼前。
周二,天还未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各项工作已经开始。
发射场地被严格封锁,只有少数核心人员能够进入。
林栋、苏珊和发射中心的技术团队齐聚在发射控制室,准备迎接这场关键的发射任务。
发射控制室布置得极为整洁,墙壁上嵌入了多块显示屏,实时显示着火箭的状态、卫星的轨道参数以及侦测器的运行情况。
张工正带领着他的团队检查着每一个细节。
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必须都做到万无一失。
本次搭载高纬侦测器的是最新探测火箭,长征五号B。
这是一种重型运载火箭,具备强大的推力和稳定性。
同时火箭上配备了先进的导航系统和自主控制模块,能够在发射过程中进行精准的推力调节和轨道修正,确保搭载的天宫1号能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自然也能将林栋的侦测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