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平淡的前行(4 / 4)

加入书签

迫停止行进了。”

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多亏了苏珊的仿生学设计理念。”林栋回应,带着明显的赞赏,“模仿南极生物的适应策略,总比从零开始设计要高效得多。”

“如果没有林给予我的原始型号设计图,我也没办法做的这么好。”苏珊突然谦虚道。

“哈哈哈,不用谦虚苏珊。这趟行程很多装备都亏了你的改进,我们才能前进的这么顺利。”

强风持续了近40分钟,然后像它来时一样突然消散。

队伍恢复了正常速度,继续向目标区域前进。

中午时分,队伍停下来进行短暂休整和设备检查。

队员们在“极地蜘蛛”内享用热饮和高能量食物,同时交换沿途观察到的情况。

“地形雷达显示前方约50公里处有一片冰山区,需要小心通过。”默察指着地图说,“那里可能存在隐藏的冰缝和不稳定冰架。”

林栋点头,然后转向卡露拉,“通讯状态如何?”

“量子通讯链路工作正常,与基地的连接稳定。”卡露拉回答,“不过普通无线电信号开始受到干扰,可能是附近磁场异常所致。”

“这在南极很常见。”苏珊解释道,“地球磁场在两极区域会产生特殊的波动和变形,影响电磁波传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依赖量子通讯的原因。”

休整结束后,队伍重新启程。

下午的行程比上午更加艰难,地形变得起伏不平,气温也有所下降,降至零下28℃。

几次遭遇冰层裂缝,不得不小心绕行或寻找狭窄处通过。

到了傍晚,队伍终于抵达了第一天的目标地点。

这是一处相对平坦的冰原,周围没有明显的地形障碍,适合建立临时营地和通讯中继站。

“今天行程完成,我们明天一早继续前进。”林栋宣布道。

就像在凯西站一样,银色半球形建筑很快在冰原上拔地而起,为队员们提供了抵御外界严寒的庇护所。

同时,默察的小组也架设起了一座小型量子通讯塔,确保与基地的通讯不会中断。

夜幕降临,林栋再次联系了泰坦。

“信号源状态有变化吗?”他问道。

“波动频率进一步加快,”泰坦回答,“现在是每69.8秒一次波峰。此外,信号强度也有小幅增加,比48小时前提高了约7%。”

“继续监测。”

林栋结束通讯后,发现苏珊正在营地边缘设置一系列小型仪器。

他走过去,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高灵敏度电磁场探测器。”苏珊回答,调整着设备参数,“如果信号源确实在向外传输高维信息,可能会在周围产生一些常规电磁异常。这些探测器可能帮助我们提前感知它的存在。”

苏珊略微一提点,林栋就明白了这系列仪器的作用。

不过,如果这么简单就能探测到高纬信号,他也不用花费这么多属性点兑换探测器,又费劲心思发射到高空轨道上了。

但林栋并没有打击苏珊的积极性,任由她继续布置。

夜深人静,只剩天空中的南极光在夜空中舞动,如同一条绿色的丝带,偶尔闪现出粉色和蓝色的光芒。

这是自然的杰作,太阳风暴中的带电粒子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在两极区域产生的壮观景象。

可惜的是,林栋一行人并没有闲情雅致来欣赏这自然的光影表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