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风暴破局(4 / 4)

加入书签

没一会,机长就把客舱照度降至三成,同时机上广播响起。

“夜航模式已开启。座舱压力、温度一切正常。林总和苏总可以闭目休息,我们预计10小时后抵达流浪基地。”

但刚刚经历过生死时刻的二人哪睡得着。

苏珊从机上小厨房里取来了一些零食和两杯热茶。

林栋喝着热茶,通过骨传耳麦指挥泰坦把战甲切入自修流程。

很快,微渗金属在战甲表面的裂纹处缓慢爬行,像一群无形的蚁群沿着裂缝排队修补。

肩甲受力点被更新的形变参数重写,背脊伺服的应力曲线从“红”退回“黄”。

在修复战甲的过程中,泰坦还把刚才所有交战片段都抽取了出来,快速做了一个剪辑,在二人前面的屏幕上进行播放。

无人机的光鞭入射角、穿甲蜂群的阵列密度、巡航母机抛锚的时间间隔……

每一帧都被压上数字标注。

“蜂群的导航算法不是完全自洽的。”林栋低声道,“它们在干扰环境下切换了两组权重,说明远端还有个算力更高的东西做纠偏。”

“远程修正延迟约为一百二十至一百四十毫秒。”泰坦的回答掷地有声,“在南极这样的风速环境里,这个延迟已经很难被肉眼察觉,我尝试过追踪,但很快就断了线索。”

苏珊并没有参与讨论,而是默默地靠在林栋手臂上。

直到此刻,她心里的那股紧绷才慢慢松开。

林栋又调出另一组数据,是从凯西站回传的高空蓝柱采样。

情绪指数曲线在某一时段出现了一次短促回落,像一道被人为压下去的脉冲,这与蓝柱外围的红色符纹呼吸频率并不完全同步。

泰坦把两条曲线叠加,差值曲线像脉搏一样起伏。

“像某种采样。”苏珊闭着眼,喃喃说了一句。

她以为自己只是在心里想,但声音已经轻轻溢出。

“或者是标定。”林栋答。

两人都没有继续往下说——也许真正的答案要等回到基地,弄清楚白色晶石里的信息才会知晓。

穿云机从气流更平顺的高度掠过,机翼下的云像被刀切过的奶酪,边缘齐整得不真实。

林栋忽然想起地面上的卡露拉,指尖在扶手上敲了两下,调出她的定位。

信号在风雪里飘得很远很淡,却稳定。

她们已完成与中山站救援队的对接,正换乘机动雪橇回撤,所有人生命体征在绿区。

林栋把这条状态标记为低关注后,收起界面。

等注意力回到自身,他才发现他的掌心已有一层薄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