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姯传 浮萍劫二(2 / 2)
知不觉走到了御花园的湖边。
湖水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一块巨大的冰镜。
她忽然想起故乡那条终年流淌的小河,想起与姐妹们在水边嬉戏的时光——那时的水是暖的,笑声是甜的。
一阵悲从中来,她慢慢向湖中走去,冰冷的湖水漫过脚踝、膝盖,刺骨的寒意顺着皮肤往上爬
“池水冰冷,不如一杯热茶暖心。”
一个清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温和,几分担忧。
她惊慌转身,看见一个披着白色貂裘的年轻男子站在岸上,面色苍白,眉眼却温润如玉。
他手中捧着一个暖炉,身后跟着一个低眉顺眼的小太监,暖炉的热气氤氲在他周围,让他看起来像个不染尘埃的仙人。
这便是大垚的三皇子,高翊。
那年他刚满十六,因生母早逝,没有外戚扶持,在宫中也是个不起眼的存在,常年被其他皇子排挤,连皇帝都很少关注他。
“你是谁?”
阿罗姯的汉话依旧生涩,声音带着颤抖——一半是冻的,一半是怕的。
高翊没有靠近,只是将手中的暖炉递了过去,声音放得更柔:“我是高翊。
快上来吧,再待下去,会冻坏的。”
她犹豫了片刻,还是慢慢走上岸。
高翊身后的小太监立刻递来一件披风,她接过,裹在身上,才感觉暖和了些。
“为什么要拦我?”
她问,眼神里带着不解。
在这宫里,人人都巴不得她出事,没人会真心关心她。
高翊看着她,叹了口气:“人生在世,总有不如意的时候。
可再难,也不该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你若死了,你的故乡,你的亲人,该怎么办?”
从那日起,三皇子高翊时常差人送来东西。
有时是几本汉话典籍,有时是关于大垚风俗人情的册子,有时是一筐新鲜的水果,甚至会送来足够的炭火和冰盆,让秋水阁不再那么冷清。
他从不来秋水阁,也从不让人提及他们的相遇,只是通过这些细微的关怀,一点点帮她适应宫里的生活。
他还让小太监教她汉话,教她大垚的礼仪,告诉她如何在后宫生存,如何讨皇帝欢心,却又始终保持着距离,从不越矩。
“在这深宫里,活着已是不易,何必自寻短见?”
有一次,小太监转达他的话时,还带来了一本《论语》,书页上有他亲笔写的注解,字迹工整清秀。
她渐渐学会了流利的汉话,熟悉了大垚的礼仪,也明白了后宫的生存法则。
——要么忍,要么狠,要么藏。
她不再轻易哭泣,不再轻易表露情绪,开始学着像其他妃嫔一样,梳妆打扮,应对周旋,把所有的脆弱都藏起来。
——
为了感谢高翊,阿罗姯亲手弹奏了一曲龟兹的《孔雀吟》。
她没有说任何话,却相信他能听懂曲中的谢意。
后来,小太监带回了一支梅花,说是三皇子在御花园摘的,送予娘娘赏玩。
那支梅花,她放在窗前,直到花瓣枯萎,都舍不得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