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燕晋友谊赛(2 / 3)
p>&0t;
廉山忽然咧嘴一笑:&0t;明日校场比试,你和习武替咱廉家打头阵。
&0t;
&0t;末将明白。
&0t;陆大勇沉声应道。
帐内没见廉海的身影。
这位老将此刻正坐镇大同——比起雁门关,大同的干系要大上十倍。
上次太原告急,是廉海率军驰援,陆大勇留守大同;
待战事平息,廉山二话不说就把老将调回大同,换上了更年轻的陆大勇随军。
这是廉山定下的铁律:大同绝不能有闪失。
他们翁婿二人,至少要留一个坐镇。
哪怕太原城破,大同也绝不能丢——否则等着他们的就不止东狄的八旗,草原人和西羌人怕是也要来&0t;分一杯羹&0t;了。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晋州校场已经挤得水泄不通。
当兵的日子枯燥得像嚼了三个月的干饼,难得有热闹看,这群丘八哪还坐得住?
粮车顶上、箭垛子上全蹲满了人,还有个猴精的愣是窜上了旗杆,结果被值哨军官一箭射断裤腰带,捂着屁股滑下来时惹得全场哄笑。
&0t;开盘了开盘了!
燕山军一赔五,晋州军一赔二!
&0t;没错,主场优势大,毕竟燕山军就赵小白一个传出名声的,主要燕山军对手活下来的不多,没什么人给他们扬名。
几个满脸风霜的老油子军汉在人群里钻来钻去,腰间皮囊里的铜钱叮当作响。
张克坐在观战台上,听着身后此起彼伏的下注声,心里暗想:该把韩仙那小子带来的。
在燕山时,那货连他今天穿什么颜色的裤衩都敢拿来开个盘口。
廉山捋着花白胡子笑道:&0t;燕山伯,老夫这些儿郎可都是刀山火海里滚出来的。
&0t;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0t;巧了。
&0t;张克拍了拍腰间横刀,&0t;我这些弟兄也专治各种不服。
&0t;
燕山军这边排兵布阵煞是讲究:
第一场(三对三夺旗):赵小白、常烈、冉悼这三个稳一点,性格比较随和。
张克特意没让李骁上,就怕这家伙一上场就喊&0t;我要打十个&0t;。
毕竟是来谈合作的,得给东道主留点面子。
第二场(骑术)毫无悬念派了李骁。
在燕山军里,除了霍无疾就数这小子骑术最野——能在马背上翻跟头的主儿。
第三场(步战·短兵对决)还是赵小白。
张克交代得明白:要是前面两场都赢了,这场就&0t;放水&0t;放得漂亮点打个平手。
毕竟国乒都知道不能剃光头,当年张魔王还知道给爱酱让球呢,不过最近的国乒不咋需要考虑放水的问题了
第四场(骑射连环靶):常烈,应该挺稳的,在燕山骑射也能排得上号。
第五场(角力)直接祭出李玄霸这个大杀器。
张克盘算着前三场就能拿下,最后这场纯粹是给晋州军一点&0t;燕山震撼&0t;,秀肌肉。
晋州军那边也不含糊,廉山把压箱底的好手都搬出来了:
第一场(三对三):
廉习武打头阵——廉山嫡长孙,晋州年轻一辈的扛把子,21岁就独领一卫。
陆大勇压阵,别看被廉润家暴,当年可是凭一身硬功夫被廉家相中的女婿。
张镇岳坐镇,这位&0t;铁壁将军&0t;使一手铁鞭,最擅长配合作战。
第二场(骑术):王破山,汾州卫指挥,&0t;河朔惊雷&0t;的名号不是白叫的,北伐时带着对等骑兵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