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撤退怎么说最体面(2 / 3)
刻返回营地进行布防!
先击退他们,再做后续打算!”
众将领抱拳领命,匆忙出帐。
营中号角突然吹响,战鼓擂动,东狄军迅调动,准备迎战。
燕山军于阵前布列骑兵。
在距东狄营寨四百步之处往来游弋,马蹄声仿若闷雷滚动,对营寨内的敌军形成震慑。
东狄联军神情紧张,密切注视着营寨外的动静,唯恐燕山军骤然起冲锋。
然而,燕山军骑兵始终与营寨保持距离,既不进攻,亦不后退,只是紧紧盯着东狄联军的一举一动。
与此同时,燕山军步兵有条不紊地修筑营寨,架设配重投石机。
弩炮手校准角度,不时朝着东狄营寨的寨墙射攻城弩箭。
尽管有寨墙防护,东狄联军仍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由于相距四百步,弓箭无法企及,且东狄联军的床弩和投石炮已全部损毁。
他们仅剩不到五万支箭,若燕山军真的起冲锋,他们连压制敌军都难以做到。
东狄大营内,压抑的气氛弥漫开来。
代山伫立在营帐外,面色阴沉地望向远处忙碌的燕山军。
对方不紧不慢地实施围困,这让他愈焦躁不安。
“大贝勒,他们的投石机即将架设完成,若继续如此,寨墙恐难守住!”
叶可书面露忧色地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代山强作镇定,冷哼一声:“他们不敢强攻,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话虽如此,他心里明白,燕山军根本无需强攻。
只要持续围困,待他们粮草耗尽,局势便会危急。
此刻,他思索的是如何撤退才能打破困局,攻守之势转变之快,令人始料未及,昨日还是他们起进攻。
东狄联军在营寨内惶恐不安地等待了一整天,而燕山军始终未起强攻,只是从三面包围,并稳步修筑自己的营垒。
此时,魏清立于一处高地,目光冷峻地扫视着远处的东狄联军大营。
营寨内人影绰绰,显然对方已察觉他们的动向,正紧张地加固防御工事。
“兄长,代山如今怕是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了。”
魏清语气中带着些许戏谑,“粮草被焚,又遭遇大败,军心已然动摇,他们支撑不了多久。”
张克在一旁平静地说道:“确实,如今他们想撤也不易了。
我亮出重骑兵,就是给他们看的。”
任何试图后撤的军阵,一旦遭遇重骑兵冲击,必将瞬间崩溃,想撤就得考量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连续睡了一天两夜的李药师揉了揉酸痛的肩膀,苦笑着说:“我刚统计完损失,不算之前常烈他们先锋军的交战,这十来天阵亡八百人,重伤一千多人,其中大半是草原人。
轻伤四千余人,大多是——”
“拉弦拉到直不起腰,挥刀挥到抬不起手。”
(强弩因拉力远人力臂拉极限,需借助全身力量才能上弦,明代《武备志》记载:「蹶张者,足踏其机,腰引其弦」。
)
张克点头道:“我已安排达顿将伤员全部送回保定府休养。”
“省得药材转运的麻烦。”
张克并不打算强行攻打这座营寨——东狄联军虽战败,但仍有四、五万兵力,若贸然强攻,燕山军也会伤亡惨重。
他并不着急,因为手中握着韩仙刚刚送来的信件——延庆府已被攻破,敌人后路被截断。
信中称,韩仙和秦叔夜以“白家”
之名,高举反狄大旗,几乎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延庆府及周边的所有县镇。
与其说是攻城,不如说是一场武装游行——百姓纷纷响应,迅聚集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