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皇帝的脸面(2 / 3)
暗自叹息。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是何等人,满朝文武无人不知。
那所谓的“证据”
,不过是迎合圣意的产物罢了。
倘若皇上说月亮是方的,他们都能找出“证据”
来。
若皇帝认定张克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七子,骆养性恐怕连族谱都能伪造出来。
可偏偏此次,曹祯的直觉竟意外命中——张克的确就是幕后黑手。
“陛下,”
诸葛明再次叩,“老臣冒昧进谏。
陛下,毁坏皇陵与烧毁燕京之事,确实是韩逆与白莲教所为,张克当时并不在燕京,这不过是锦衣卫的单方面说辞……”
“朕的直觉告知朕,就是他!”
曹祯打断道,眼中闪烁着偏执之光,“韩逆与白莲教不过是他抛出的替罪羊!
老师,你也被他蒙蔽了吗?”
说来颇具讽刺意味,满朝老谋深算的大臣皆被张克迷惑,唯有这位对张克满怀偏见的年轻皇帝看穿了真相。
并无特殊缘由,只是坚信所有坏事皆是张克所为,而后让锦衣卫按照既定目标去搜罗证据,照着枪口画十环。
按常理而言,正常之人不会做出烧毁燕京这般疯狂之事,越是深谙政治与利益之人,越难以想象会有此等行径。
仅重建燕京便需耗费千万两白银,究竟所图何事?
“朕已疲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曹祯突然起身,“此事容后再议。”
众臣面面相觑,只得跪拜送驾。
诸葛明望着皇帝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叹息:陛下终究太过年轻,个人好恶凌驾于利益考量之上。
但此事刻不容缓,必须尽快解决。
两日后,养心殿。
曹祯独自坐在案前,面前摊开的奏折已然堆积如山。
最上面一份来自秦州——守军已被西羌围困两月,请求救援。
“陛下,左相大人求见。”
王振轻声禀报。
曹祯揉了揉太阳穴:“宣。”
诸葛明入内行礼后,径直切入主题:“陛下,老臣已联络一百三十七位朝臣联名上书,恳请陛下以大局为重,暂且安抚张克。”
曹祯冷笑:“老师你这是要逼宫?”
“老臣不敢。”
诸葛明深深鞠躬,“只是国事艰难,不得不如此。
陛下请看这个。”
他从袖中取出一打六百里加急文书,呈递给皇帝。
曹祯扫了一眼,脸色骤变——这是刚送来的军报:
吐谷浑骑兵连破两县,正在周边村镇烧杀抢掠,并公然宣称:岁赐不到,绝不退兵。
大理国在边境陈兵数万,在京大使几次讨要的岁赐额度越来越高,鸿胪寺卿杨善已难以拖延。
最令人头疼的是安南。
密报显示,安南军队正在秘密向边境桂州调动。
眼下正值雨季,道路泥泞难行,这才暂时按兵不动。
待雨季过去……安南并无冬季,冬天正是进攻时节,而从金陵难以救援。
高擎天旧部红娘子和黑鹞子已在闽州连克三县,斩杀两位县令,聚众数万;
张吞天联合黔州土司攻陷贵阳府,正朝着渝州进;
曾经被剿灭的刘天绪部下白莲判官周世清在楚州蛊惑民众,声势日益浩大,信徒多达十万……
抽调各地兵卒重新充实禁军所带来的反噬已然显现。
“这些乱贼……叛逆!”
曹祯咬牙切齿,“皆是看准了此刻朝廷的虚弱!”
诸葛明叹息道:“正是如此。
陛下,当务之急是先重建禁军,平定内乱。
至于张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