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臭丘八(3 / 4)

加入书签

理’的交代,朝中御史言官的弹章恐怕立刻就会像雪片一样飞进通政司!

下官倒不怕罢官去职,只怕有损朝廷体面圣誉啊!”

他这话半真半假。

他怕的哪里是朝廷体面,分明是怕自己政治生命乃至身家性命不保!

他太清楚这里面的风险了。

他朝中并非没有政敌,一旦有人借题挥,参他一个“治理地方无能,致统兵大员横死,有损国体”

,罢官都是最轻的。

更重要的是,他赵文华根本禁不起查!

侵吞治理黄河的款项、毁堤淹田以低价兼并土地、暗中交往就藩河南的福王、周王…乃至更多见不得光的勾当,一旦因为王通之死而被顺藤摸瓜查出来;

那可就真是灭顶之灾,神仙难救!

他必须尽快把王通的死定性,捂住这个盖子。

厅内侍候的仆人,早已不动声色地收下了赵巡抚塞来的红包,此刻都眼观鼻鼻观心,默不作声。

高起潜端着官窑瓷杯,慢条斯理地撇着茶沫,享受着赵文华的卑躬屈膝。

他心中颇为受用,出京监军真是美差啊!

这一路上,各方官员、士绅的孝敬络绎不绝,里外里加起来都快十万两雪花银了。

想当初在金陵宫里,一年到头辛苦钻营,能落到自己手里的,也不过几千两银子,真正的大头都让上面的几位大珫分润了。

至于为何不自己掏出点银子来补贴军队,平息怨气?

高起潜觉得这想法简直荒谬!

这钱是他高公公辛辛苦苦、冒着风险“赚”

来的!

军饷和抚恤那是朝廷户部该出的钱,军队也是朝廷的军队,凭什么要他一个太监自掏腰包?

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在他思维里,这两件事泾渭分明,绝不能混为一谈。

有这种想法的人肯定没当过官,没收过钱,不然不会有如此不可理喻的脑回路。

对于王通的自尽,高起潜起初也略感意外,但随即便不以为意了。

不就是拖欠军饷抚恤吗?都拖了几个月了,之前不也没什么事?

按照他的经验,再拖几个月,然后周而复始,拖上几年,这事慢慢也就淡了,最后不了了之。

至于丘八们会不会因此闹事甚至造反,那是王通这个都指挥使御下不严、无能,不能体会朝廷的难处,不能有效弹压的结果。

他正好参奏一本,把责任全推给王通。

现在王通自己死了,反倒省事。

人死了,债自然也就消了。

剩下的豫州军军官,不过是一群卫指挥使、千户之类的小角色,翻不起大浪。

他正好可以奏请皇上,重新任命一个听话的都指挥使,既能讨皇爷欢心,显示自己办事得力,又能借卖官鬻爵再捞一大笔银子。

这么一想,王通死得真是好啊,死得恰到好处!

就在他暗自盘算,心情渐佳之时,高府的老管家弓着腰,小心翼翼地走进花厅;

声音颤地通报:“老…老爷,门外…门外来了一群豫州军的军官,说…说要见您,询问王…王帅的死因…”

管家越说声音越低,大气不敢出,生怕触怒了这位开封府里除去几位王爷外,最有权势也最难伺候的“爷”

高起潜的好心情瞬间被破坏殆尽。

他猛地将手中的茶杯顿在桌上,出“啪”

一声脆响,茶水四溅。

“什么?!”

他尖细的嗓音因愤怒而拔高,显得格外刺耳,“一群不知死活的臭丘八!

还敢找到咱家门上来了!

真真是反了他们!”

他眼中闪过厉色,“来得好!

正好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