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封建地主阶级先锋队(2 / 3)

加入书签

州军虽据险而守,但被贺仁龙这种猛打猛冲的疯子打法打懵了。

徐勇见状,急忙率兵来援。

两军在寨门前杀作一团,金铁交鸣之声不绝于耳。

贺仁龙大关刀所到之处,血肉横飞,无人能挡其锋芒。

徐勇勉强接了三四招,虎口迸裂,鲜血淋漓,只得败退下去。

"

废物!

"

贺仁龙啐了一口,率部继续向前冲杀。

日交战,贺仁龙竟连续攻破两座营寨,击溃上千豫州军,将其残部向后驱赶。

战场上留下了大量豫州军的尸体和丢弃的兵器旗号。

然而,左梁玉用兵,亦有章法。

他深知己方装备和单兵战力不如禁军,绝不与其硬拼。

虽初战失利,连丢两寨,却败而不乱。

他严令各部,依托后续更加坚固的营盘和复杂的地形,步步为营,固守待机。

绝不轻易出寨与贺仁龙浪战,而是利用弓弩、滚木礌石,零敲碎打地消耗进攻方的兵力。

贺仁龙虽勇猛无匹,其部将徐勇和金声桓联手围攻竟都难以抵挡其锋芒,几次险些被其阵斩;

全靠护卫兵士拼死救护和后撤及时才幸免于难。

但面对这种龟缩战术,禁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战斗变成了残酷的拔点攻坚。

禁军战力虽强,却也难以迅击溃决心死守、且拥有地利和营寨保护的豫州军。

战至第三日,两军主力在响河上游的大侯乡一带陷入僵持。

贺仁龙虽又夺取数处要点,但自身伤亡也已累计数百,士卒疲惫,攻势不得不暂缓,就地休整。

他自己也受了不少轻伤,身上至少多了三处箭伤和两处淤青。

而左梁玉部的损失更为惨重,伤亡已过两千人。

他一面严令各部死守,一面紧急派人向后方的李国英传令,要求其火抽调训练中的新兵前来补充。

等不了了,再等他要完蛋了。

他原本预计能在虞城县一线阻挡禁军至少半个月,没想到对面这个叫贺仁龙的将领如此疯狂悍勇,攻势之猛烈远预料。

与此同时,曹汴蛟率领的八百精骑,一直如同蛰伏的猎豹,隐蔽在战场侧翼的丘陵林地中。

密切关注着左梁玉中军的动向,等待着贺仁龙的猛攻能迫使左梁玉调动其中军精锐支援前线。

只要中军一动,出现破绽,便是这八百铁骑雷霆一击,直捣黄龙的绝佳时机。

可惜,左梁玉用兵极其沉稳老练,太能苟了。

始终将最精锐的中军部队牢牢握在手中,置于核心营寨和地形最险要处,如同磐石般岿然不动。

哪怕前线营寨接连被破,部队伤亡不小;

他也只是命令各部依托地形节节抵抗,有序后撤,绝不轻易动用中军这张最后的王牌。

这使得曹汴蛟始终找不到出击的良机,只能强压住焦躁的心情;

继续耐心等待。

他深知,这八百骑兵是全军最锋利的尖刀,也是消耗不起的宝贵力量,必须用在最关键的时刻。

打光了就彻底没了补充,必须用在刀刃上,不可能用来攻坚。

前线攻势受挫,伤亡增加,加之敌军龟缩不出的战术,让性格暴烈的贺仁龙怒火中烧。

一种残忍的念头在他心中滋生。

第四日清晨,贺仁龙站在大侯乡的一处高地上,望着前方豫州军的营寨,眼中布满血丝。

三日苦战,他的部队伤亡已达数百,而左梁玉的主力始终避而不战。

"

将军!

"

一个亲兵急匆匆跑来,"

三百豫州兵已经送到河边,如何处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