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材料革命(2 / 2)
槛。
吴启又不是没“卖”
过燕山军的装备图纸,他本人就曾用经过“加工处理”
、关键参数和材料标注都被修改过的武器图纸;
成功敲诈过伪燕政权,直到伪燕灭亡,对方连一台能看的原型机都没能搞出来。
“想不通…”
吴启摇了摇头,决定不再浪费脑细胞,“反正,鱼饵已经撒下去了,等鱼咬钩,抓起来用‘大记忆恢复术’好好招待一番,自然什么都清楚了。”
在他的逻辑里,凡是来打探燕山军核心装备情报的,统一视为敌人处理。
他提起笔,迅写了一封回信。
指令清晰而冷酷:
同意交易,但要拖延时间,至少半个月后再交货,避免对方起疑。
利用这段时间,密切监视对方在燕州的动向,摸清其人员、落脚点及可能的其他意图。
图纸无需他这个外行伪造,直接联系真定府的孙长清军师,让人去领取他存放在真定府的“备用钓鱼图纸”
(那本就是为这种情况准备的、看似真实则关键参数和材料要求被篡改过的版本)。
装备样品同样去孙长清处登记领取,燕山军装备的秘密在材料不在设计,无所谓,又不是第一次卖了。
交货之后的事情,耿忠明的人就无需再参与,由孙军师全权接手“招待”
这些“外乡豪客”
。
确保他耿忠明的身份不会因此起疑,不过起疑也无所谓,他就是组织老大,怀疑他有个屁用。
(所有当下属的都知道大领导贪污卖国有用吗?有用法制节目就没素材了)
在信末,吴启还特意加了一句:“此次差事办得不错。
五千两黄金充公后,会给你在燕山卫安置的家人提成二百两。
再接再厉。”
写完信,用火漆封好,交给亲兵通过秘密渠道送出。
在吴启看来,这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反间谍小事,甚至没觉得有必要在给远在山海关的定北侯张克的日常汇报信中提及。
他只是照例汇报了燕京重建的进度、枯水期运河疏浚和管理的进展,以及煤炭配给等民生问题。
他,以及张克身边的这些核心兄弟如孙长清、魏清等人,根本不知道“扶桑”
这两个字在张克那个来自异世的灵魂眼中,究竟意味着什么。
那是一种刻骨铭心、越了时空的警惕与复杂情感。
而这个世界的扶桑,虽然也在搞什么“南进”
、“北进”
战略;
但落在绝大多数大魏人眼中,不过是“蕞尔小国的矮子真会开玩笑”
般的闹剧,一笑置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