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14章瑞龙忧刘新建,立春定计带京护(2 / 2)
东省重点岗位拟任人选名单”几个字格外醒目。“最初拟定135人,现在减到134人。”赵立春看向祁同伟,语气带着几分肯定,“同伟三个月前已经上任副省长,原名单里给他留的名额自然空了。”
祁同伟连忙欠身:“全靠赵书记栽培,我一定守好岗位,不辜负您的信任。”他清楚,自己能从正厅级厅长晋升副省级,完全是赵立春一手运作,这份恩得记牢。
高育良拿起名单翻了两页,眼神了然:“这份名单改得很彻底,之前那几个有过资金疏漏的,全换成了背景干净的。新书记来了,挑不出错。”作为省委副书记,他清楚常委班子的配置,也明白赵立春召祁同伟来的用意——稳住政法口的关键人。
吴春林附和道:“都是基层起来的老资格,履历没任何瑕疵。就算新书记想调整,也得先看这批人的实绩,短时间动不了根基。”他身为组织部长,名单的每轮修改都经他手,清楚哪些人是赵系的“自己人”。
赵立春敲了敲桌面,语气郑重:“这份名单我不提交常委会表决,留给新书记牵头处理。表面是尊重,实则是把我们的人嵌进去——新书记初来乍到,不会轻易全盘否定既定人选。”
这话戳中了众人的心思。宣传部长接话:“赵书记考虑得周全。这批人里有一半是跟着您干了十年以上的,就算新书记来了,他们也会抱团,赵系的盘子就稳了。”
“同伟,你虽不是常委,但公安厅的位置关键。”赵立春突然看向祁同伟,“名单里有三个地市公安局长的人选,都是你当年的老部下,后续得你多提点,确保政法口不出乱子。”
祁同伟立刻应声:“赵书记放心,我已经跟他们通过气,都是靠得住的人,绝不给赵系丢脸。”他明白,自己虽没进常委班子,但手握公安系统实权,仍是赵系在汉东的重要支柱。
赵立春满意点头,又看向吴春林:“名单你保管好,等新书记到任,亲自交过去,把调整原因说清楚——就说祁同伟提前上任,名额自然核减,合情合理。”
吴春林将名单收好,放进保险柜钥匙串:“您放心,交接时绝不会出纰漏。这些人选的考察材料都补全了,连民主测评记录都重新核对过,没有任何把柄可抓。”
祁同伟看着那叠薄薄的名单,心里彻底踏实了。他知道,这份名单里的134人,就是赵系留在汉东的“火种”,而自己这个新上任的副省长,就是守护火种的“第一道防线”。
赵立春端起茶杯,算是结束了会议:“明天我和刘新建赴京,汉东就靠你们几位了。记住,少说话,多做事,等我在京都站稳脚跟,自然有你们的好处。”
众人纷纷起身应和,祁同伟走在最后,回头看了眼会议室的吊灯。他清楚,赵立春走后,汉东的天或许会变,但只要这份名单落地,只要赵系人心不散,他的副省长位置就稳如泰山。
回到公安厅办公室,祁同伟立刻给赵瑞龙打去电话:“瑞龙,赵书记的会开完了,名单定了134人,都是干净的。”电话那头传来赵瑞龙的笑声:“那就好,有这份名单在,汉东还是我们的天下。”
挂了电话,祁同伟靠在椅背上,看着墙上的警徽。他想起赵立春的话,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就算不是省委常委,只要手握实权,背靠赵系,在汉东官场照样能呼风唤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