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45章 东西方的对话(1 / 2)

加入书签

古旋风与周星驰会面地点选在香港中环一家低调的私人会所,窗外是维多利亚港的美丽海景,室内则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与咖啡的醇厚。

古旋风身着深灰色西装,举手投足间透着好莱坞式的精准与优雅,周星驰则一袭简约黑色休闲装,眼神中仍保留着银幕上那份狡黠与深邃。

“我一直很好奇,你的电影里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如何诞生的?”

古旋风开门见山,语气里带着真诚的探究。

周星驰微微一笑,啜了一口茶:“其实很多灵感来自生活里的小事,比如小时候在街边看人吵架,或者一个人呆时的胡思乱想。”

古旋风点头:“在好莱坞,我们更依赖剧本的精密架构,但你的电影似乎总能在即兴中迸火花。”

“结构当然重要,”

周星驰回应,“但观众最记得的,往往是那些意外之喜。”

“让观众笑比让他们哭难得多,”

古旋风坦言,尽管自己以史诗级大片闻名,但一直对喜剧抱有敬畏。

周星驰深以为然:“喜剧的核心是悲剧,如果你仔细看,我的角色大多是小人物,他们的荒诞背后,其实是现实的无奈。”

“就像《功夫》里的阿星?”

古旋风问。

“对,一个想当坏人的好人,最后现自己连做坏人的天赋都没有,”

周星驰的语气略带自嘲,却又透着一丝骄傲。

古旋风若有所思:“这让我想到卓别林,他的喜剧里,总是藏着对社会的批判。”

“卓别林是大师,”

周星驰点头,“但东方的喜剧更注重‘反差’,英雄可以是懦夫,高手可能是个乞丐。”

古旋风轻轻品口茶,问道:“你如何看待现在电影里越来越依赖特效的趋势?”

周星驰放下茶杯,沉吟片刻:“技术是工具,不是目的,如果技术淹没了故事,那再华丽的画面也只是空壳。”

“但观众似乎越来越沉迷于视觉刺激。”

“所以导演的责任更重了,”

周星驰目光坚定,“我们要用技术讲好故事,而不是让故事为技术服务。”

古旋风笑了:“这一点上,我们达成了共识。”

“好莱坞的叙事更直接,而亚洲电影往往留有更多余味。”

“因为东方文化讲究‘留白’,”

周星驰解释,“就像中国画,空白处也是画面的一部分。”

“但全球化时代,电影是否需要更‘通用’的表达?”

周星驰摇头:“真正的共鸣来自独特性,如果一味迎合,反而会失去自我。”

古旋风若有所思:“所以,你从不刻意讨好西方观众?”

“我拍电影,先得让自己相信,”

周星驰的回答简单却有力。

古旋风轻轻转动茶杯,维多利亚港的海风透过半开的窗户拂过他的鬓角。

“我想起《大话西游》在西方影评界的反响,起初难以理解,后来却成为cu1t经典。”

“我也是始料未及”

周星驰笑了笑,望向窗外一艘缓缓驶过的渡轮,“文化隔阂就像这维多利亚港,看似分隔两岸,实则共享同一片海水,当年邵氏电影在东南亚的成功也证明,真诚的情感不需要字幕。”

侍者悄声进来更换茶点,古旋风注意到托盘里中西式点心各半,不禁莞尔:“就像这次茶歇的安排?”

“混搭才有惊喜,”

周星驰拿起一块杏仁饼,“你拍《沉没之城》时,怎么平衡希腊神话传说与当代观众的距离?”

“关键在于找到人性的永恒命题,”

古旋风身体微微前倾,“好莱坞制片厂总想给古典故事加上现代价值观的注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