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身体不行(1 / 2)

加入书签

话音刚落,宋齐丘与冯延巳也相继起身,二人一左一右立于韩熙载身侧。

宋齐丘语气沉稳:“韩大人所言极是,六皇子殿下与夫人同心复原绝响,实乃陛下教导有方,臣亦附贺!”

冯延巳则更添几分文采:“仙音绕梁,盛世之象,今夕七夕得见此景,臣为陛下贺,为大唐贺!”

三人言辞恳切,引得殿中其他臣子也纷纷起身附和,一时间贺声满殿。

李璟端坐龙椅,脸上笑意更深,抬手示意众人落座:“诸位爱卿有心了,今日且尽兴,不谈国事,只赏佳节雅乐。”

李璟“不谈国事”

的话音刚落,殿中丝竹声还未起,李弘冀已从席位上起身。

他手中捧着一卷装裱精致的字画,锦缎轴头泛着温润光泽,步伐比往日更显沉稳,径直走到殿中阶下,躬身道:“父皇,儿臣备了一份薄礼,今日七夕盛会,愿呈给父皇一观。”

李璟放下酒杯,目光落在那卷字画上,语气带着几分好奇:“哦?弘冀今日倒有心,这是何物?”

“父皇,这是孩儿与四叔合力绘制的《大唐堪舆图》。”

李弘冀话音落,便抬手示意侍从上前,小心翼翼地将画卷展开。

随着锦轴缓缓舒展,一幅恢宏的疆域图在众人眼前铺陈开来——图上用墨笔细致勾勒出盛唐时期的疆域,东到辽东,西至安西,南抵交趾,北达阴山,山川河流、州府城池标注得清晰分明,边角还题着“开元全盛疆域”

的小字。

殿中群臣的目光瞬间被吸引,待看清图上疆域范围,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难掩的唏嘘。

韩熙载望着图中西域的版图,轻轻叹了口气;宋齐丘捋着胡须,眼神复杂——谁都清楚,如今的大唐,早已不是图中那幅“万国来朝”

的盛景,连长江以北的故土都难以收回。

这卷《大唐堪舆图》,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往昔荣光与当下的落差。

龙椅上的李璟盯着图看了许久,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龙椅扶手,语气里添了几分怅然:“盛景难再啊……你有心了。”

李弘冀垂眸躬身,眼底却悄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他献这幅图,本就不是为了怀旧,而是想借着这“全盛疆域”

,悄悄提醒殿中众人,大唐如今最该做的,是图强而非偏安。

李弘冀献图的举动,果然如他所料,在殿中掀起了波澜。

画卷还未完全收卷,从六合败退归来的李景达已按捺不住,猛地从座位上起身。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那幅《大唐堪舆图》,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悲愤,对着龙椅上的李璟躬身道:“陛下!

臣弟这些日子看着这图,夜不能寐,想当年我大唐疆域万里,何等威风!

如今虽暂处江南,可我大唐好儿郎,宁可提刀战死在疆场,岂能为了苟安,白白遭受与大周议和的屈辱?”

这话像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殿中主战派的情绪。

李景达与李弘冀本来交集甚浅,没曾想,这次议和反倒让他们二人的利益紧紧绑在一起。

今日七夕夜宴,本是君臣同乐的场合,却成了他们借“盛唐旧疆”

声、反对议和的绝佳机会!

一时间,殿中所有目光都齐刷刷投向杨骏。

有人眼神带着敌意,有人面露审视,连原本附和着赏乐的臣子,也悄悄收了笑意,等着看这位大周使臣如何应对。

杨骏端坐在席位上,明明身处众人注视的中心,却依旧腰背挺直,指尖轻轻搭在注碗边缘,神色平静得看不出丝毫慌乱。

而带着杨骏参加夜宴的李景遂,坐在席位上,听着李景达声嘶力竭的主战言辞,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后背猛地窜上来,瞬间浸透了衣袍。

他攥着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