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捧杀(2 / 3)

加入书签

;“听说皇上午膳没怎么吃,妾让尚食局做了参汤给皇上送来。”薛皇后示意丛云把参汤端出来。

    萧睿看了一眼,“皇后费心了,但朕没什么胃口。”

    “皇上近日为国事操劳,吃得又少,这样下去会有损龙体。”皇后打开汤盅,参汤的香味立刻飘出来,“知道皇上不喜油腻,妾让他们把油脂撇干净了,皇上多少喝一点。”

    薛皇后话说到这份上,萧睿即便不想喝,也不忍驳了她的面子。

    “皇后为朕如此用心,朕岂能辜负。”

    薛皇后欣悦地盛出一碗,“皇上尝尝味道如何?”

    萧睿接过来,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不错。”

    “那皇上就多喝一点。”薛皇后边看着萧睿喝汤边说话,“天气一天比一天热,皇上今年还是不准备去行宫避暑?”

    “不去了,今年开春卫州等地大旱,粮食减产大半,百姓生活困苦,朕不能在这个时候还顾着享乐。”

    “皇上体察民间疾苦,是百姓之福。那过些时日太后的寿辰是否还大肆操办?”

    萧睿一碗汤喝完,放下碗。薛皇后伸手过去想把碗拿过来,“皇上再喝一碗。”

    “不了,”萧睿擦了嘴放下帕子,回答她刚才的话,“寿辰问问太后的意思,只要不太过,一切都按太后的意愿来办。”

    “妾明白了。”

    皇上生母故去后,皇上便养在太后名下,虽不是亲生母子,但皇上能登基称帝,其中也少不了太后和孙家的助力。皇上登基后对太后也极尽孝道,很多事情上都会顺着太后的心意。

    当年皇上受封淮南王,要不是有先皇压着下旨赐婚,如今坐在皇后这个位子的应该就是良昭仪了。即便如此,皇上登基册封后宫之时,因为良昭仪的位份还跟太后起了争执。

    太后想让皇上给良昭仪一个妃位,皇上以良昭仪无子为由坚持要封她为昭仪,九嫔之首也不算辱没她的出身。太后又以荣淑妃来反驳,荣淑妃同样无子皇上却要封她为妃,并撂下话,要封妃必须两个人都封,不然谁都别想。

    荣淑妃的父亲先是在山南王夺位之变中立功,后又与其长子助皇上登基,功劳比之孙家只多不少,况且皇上之后还打算重用郭家父子。

    种种原因下,太后终于松口。

    当然太后能同意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让皇上默许了待良昭仪诞下皇嗣,就封她为妃,且只能封荣淑妃四妃中最末的淑妃,如此便就保证了将来良昭仪的妃位排在荣淑妃之前。

    前段时间太后又因皇上封宁美人的位份过高而不满,皇上再一次没听太后的。

    所以薛皇后理解了萧睿,即使自己再不想铺张,也不愿让太后不高兴。

    说完了正事,似乎就没什么话了,薛皇后站起来,“皇上还有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