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徒六年(1 / 3)

加入书签

    漪澜殿,宝珞正在向荣淑妃回禀。

    “娘娘,奴婢打听到一件事,小郎君在外面养外室之事,是英婕妤透露给的舒德妃。”

    荣淑妃脸色阴沉,“英婕妤?”

    “想不到她平日看起来一副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的模样,背后也是这样搬弄是非之人。”

    碧珠道:“英婕妤跟宫里的人都不走动,除了与她同住一宫的孟宝林,也就跟舒德妃和裕昭媛有来往。”

    荣淑妃咬牙切齿,“舒德妃害临安落到这种境地,我不会放过她,还有多嘴的英婕妤!”

    郭临安的案子持续了一个多月才下最终裁决。

    这期间,郭震给萧睿写过奏章,直言自己教子无方,无颜面对圣上,又说郭临安犯错就该罚。

    郭震在奏章中没有一句为郭临安求情,只一个劲地自责,把大部分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

    同时诉说着自原配过世后,他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的不易和力不从心,以及这些年因为公务忽视了对孩子的教导,字里行间透露着可怜。

    萧睿看着奏章失笑,郭震虽未开口求情,但这里面的内容却是费了些心思写的。

    一个为国尽忠,抛家舍子去边关驻守,因不能管教儿子,而让其做下错事。作为一国之君,若不能体恤这样的臣子,似乎有些不近人情。

    萧睿放下奏章,转而拿起手边刑部呈上来的卷宗,厚厚一沓,都是状告郭临安之人签字画押的“和解契”。

    不知道郭迟安用了多少钱帛,让这些人心甘情愿和解,原谅郭临安。

    萧睿翻了翻,里面没有最初状告郭临安,被其打断胳膊那个书生的“和解契”。不为权势和钱财折腰,倒是有几分文人风骨。

    按律,受害者与被告之人达成和解,选择原谅,刑部在裁定时应酌情减轻罪罚。

    其他受害者不再追究,那郭临安剩下的便只有打伤秀才李政元这一项罪名,再加上一点平日里嚣张跋扈的不良影响。

    萧睿又拿起刑部呈上来关于郭临安一案最终裁定的奏章,仔细看过里面的内容后,提笔在上面写了一个“准”字。

    随着宣平八年最后一场大雪落下,对郭临安的罪罚也敲定,被判徒六年。

    萧睿来到长乐殿。

    姜姝瑶为他解下氅衣,“外面雪还未停,皇上怎么冒雪过来了?”

    “朕怕你知道郭临安一案的结果,会不高兴,过来瞧瞧。”

    萧睿打量着姜姝瑶,见她神色并无异样。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