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0章(1 / 2)

加入书签

    今天,他一个人出来,迟疑片刻道:“那就喝点。”

    乔岩连忙进厨房找了个酒杯,反复洗了洗,又翻箱倒柜找了双没用过的筷子,拿到跟前放下道:“林书记,您和温教授先吃着,我去炒两个菜。”

    林成森抬头侧望,好奇地道:“你还会做饭?”

    乔岩笑了笑道:“会做简单的家常菜,炒的不好,但讲究能吃。”

    “哈哈……行,那就尝尝你的手艺。”

    林成森一点架子都没,乔岩放松了不少。上前把大门关上,进了厨房翻腾了半天,也没找到什么菜,估计温学群平时都懒得做饭。

    本想着出去买点菜,又怕来不及,对方肯定不会待太久。找到两个土豆,冰箱里还放着四个鸡蛋,随即麻利地做了起来。

    不一会儿,乔岩把清炒土豆丝和鸡蛋饼端上桌,又补充了些煎饼大葱蘸酱。林成森没那么多顾忌,拿起煎饼卷着大葱吃了起来。看到乔岩在旁边站着,指着道:“坐,坐下聊。”

    乔岩坐了下来,小心翼翼地道:“林书记,煎饼卷大葱您吃得惯吗?”

    林成森道:“当年我是从上海到北大荒插队当知青,当地人不少是闯关东过去的山东人,他们保持着老家的饮食习惯,就是煎饼馒头,一开始吃不惯,可实在没吃的,只能吃这些。一晃都过去四十多年了,当年的场景历历在目,不堪回首啊。”

    怪不得他和温学群聊得来,原来当年都插过队。这代人渐渐老去,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那段激情飘荡的艰苦岁月,也慢慢封存在历史的长河里。

    乔岩虽没经历过,但从刘心武梁晓声等伤痕小说作家的作品中用心感触过知青的血与泪,后来大部分返城了,极少数人在恢复高考后重返学校,大部分人依旧过着普通人的生活,甚至不愿意提及那段岁月。还有一部分,留在了当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都献给了土地。

    相比起他们,林成森温学群他们无疑是幸运的。

    “林教授,来,喝一个。”

    林成森放下煎饼,擦了擦手端起酒杯,看着乔岩道:“乔岩,一起喝。”

    乔岩连忙举杯,跟着温学群叫道:“林教授,如果以后有机会,很想聆听您上一堂课。”

    林成森喝完酒,摆手道:“我倒想回到学校,不允许啊。再说了,我的造诣水平比起温教授差远了。就一开始你们讨论的那个话题,我也听得津津有味。”

    温学群爽朗大笑,道:“我是随便讲着玩的,就当茶余饭后的花边新闻。讲这些故事,史铁生和余秋雨讲得好,那几年我们聚会的时候,一聊能聊好几晚上,桌子不撤酒不离,谁困了去睡觉,睡起来接着喝,哈哈。”

    温学群在国内文坛有一定地位,和一些早期的作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