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出岫方见人间事,入世未显此身名(2 / 3)

加入书签

,將身手不凡的李正留在李易身边听令、保护。

他们一行三人,便顺著官道,一路前行。

李易甦醒过来半年了,可一直困於深山老林,所以这一路上时常驻足长看,想要瞧瞧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

但令他失望的是,路上除了荒野就是密林,也就靠近县城后能看到一些良田,但在田里耕作的农人,个个瘦削、黝黑,无精打采的,並无诗词中所描述的田园风情,反显死气沉沉。不过,行人倒是多了不少,只是衣著单调,男子多穿黄白,女子则为青碧。

一来二去,李易沿途观看的念头也淡了,便改在车里看书,低声诵读。

这书是洞庆子送来的,就放在那箱子里,与一堆地契、籍片放在一起,除此之外,还有两块玉佩,一块青色,刻了个“李”字,一块红色,雕了个“灵”字。

两块玉佩都是身份证明,青佩用来给庄子、府邸、店铺证明身份,武灵特意在信上嘱咐他,要时刻带在身上;红佩则是去大福先寺拜访时,出示於道苯法师所用。

李易读著书、想著事,身子渐渐僵直,就又换了个姿势,结果动作大了些,臟腑一阵刺痛,仿佛有火灼烧,便闷哼一声,又躺了回去。

徐正名见之,道:“李君,你伤势不轻,之前那等手段自是后遗诸多,加上本有病患,更增损耗,这些时日一定要好好休息,有什么需要就与我讲,到了洛阳,我是有些面子的。”

“多谢徐先生,我记下了。”李易点头称谢,在徐正名的帮助下换了个姿势,重新斜靠著坐好。这时候,外面衝突停歇,马车重新前行,李正也重新返回,隔著马车说著情况。

“说是有个小子在斗鸡场闹事,被店家著人抓捕,结果抓他的人不知惹了哪个好汉,被剥光了衣服,吊在一座楼外,引不少人围观,因此堵住了路。”李正的话中带著幸灾乐祸的味道。

徐正名笑道:“东都繁华,常引来各处的任侠、修士与异人,多有胸有豪气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是常有的事,只是衙门那边就要伤脑筋嘍。”隨即又对李易道:“李君也不用担心,虽说出来得急,武君没来得及给你安排护卫,但有吾等在,大可放心。”

李易听得李正所讲,颇有兴趣,再听外面的吵杂人声,对新生活终於有了期待,想著想著,又朝马车厢角落的箱子看去一眼。

“马上就要开始做大地主了,是不是得找点兴趣爱好若今后能种种田、养养,炼个玻璃造个肥皂,也是快事只可惜……”

他收回目光,捂住胸口,感受著体內阵痛,无奈摇头。

“催命之事不解,乱象火星在各地酝酿,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必须只爭朝夕!”

一念至此,他又拿起书卷,低声诵读起来。

.

.

“咦”

李易所乘马车远去后,旁边巷子走出两人。

二人皆是女子,一个个头稍高,穿淡红色绣襦、荆釵布裙,戴著帷帽,遮住了小半面孔,露出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盯著马车远去的背影,显露疑色。

“这股气息……”

另外一女也戴帷帽,但身著青色半袖与合身帛裤,她察觉到了什么,便问红裙女子:“阿姊可是发现了什么”

红衣女子自袖中拿出块巴掌大小的司南,捧在手里,那司南的杓形指针晃动著、不断旋转,最后指向李易离去的方向。

青衣女子一愣,道:“恩人转世在那辆马车上”

红衣女子皱眉道:“反应並不强烈,似有古怪。”

“那还继续东去吗”青衣女子迟疑著道:“这司南都转向了。”

红衣沉吟片刻,道:“那辆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