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一易化腐朽,二相通诸教(2 / 3)

加入书签

片刻,感慨道:“不愧是神通显圣之世啊,居然让你们这个道统传承,正得发邪,若能为建政所得,不知要闹出多少乐子———“

“刘乔”却不管这些,只道:“李山长的名號,吾等最近可谓如雷贯耳,本就有新拜访,但一直寻不得人,今日恰逢其会,在建勛垫遇上,没想到,却碰上此番事来。”

顿了顿,他的声音低沉许多:“要说君之胸中藏看新学,哪怕残缺,也非奇怪,可口称几家,煞有其事,却可谓离谱!要知道,很多新学,是凝聚了儒者或者多人一生心血,才能构建出来,代表看的是对世间之事的认知、

对身边变化的思考、对来往之事的处世智慧,连一身兼多学,都会因为彼此之间存有矛盾,难以尽掌,又何况是一人创造多个学派”

秦不免此刻站了出来,看向李易的目光中带著探究之色,“我正要请教,何为气之本”

陈芮等也都回过神来,闻言就要再说。

“你等可不能凭空无人清白,哪里来的新学,我这是復古!”李易眉头一皱,察觉到这秦不免的提问,並未引起传记变化,也没引来文思匯聚,不过口中还是道:“此学摒弃两汉魏晋南北朝之繁琐,追根溯源,直穷於『易』,穷极『天』、“太虚”、『道”之意也。万物同一气,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运行於天地之间——“”

说到此处,他竟感到身后的泥塑震颤间,有种力不从心之感,似达到某种极限,居然再无文思呼应。

真被榨乾了

还是说,这几人已不足以引动更深变化

想著想著,李易也注意到,那徐横等学生一个个面露迷茫,显然是自己说的太过晦涩繁琐,再说下去,白费口舌不说,亦无效果,於是话锋一转:“如道、如天、如太虚,实为气之不同表现,这天地的万事万物,皆为『气』之表象,因此气之本的『气学”,就是以“气』为凭,穷极天地万物之学问!”

“穷极天地万物之学问气”

眾人越听,越觉得离奇,但见李易说得一本正经,仿佛胸中真藏著一个气学体系,尤其是那圣贤泥塑震颤,似与其人呼应,便让他们又迷惑起来。

凝重气氛之中,申尔挑了挑眉,问道:“这理为本的『理学”,又怎么说”

“此学也可溯源於『易』,”李易顺势回答,”“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分化阴阳五行,衍方物,於是便存有一个维持乾坤运转之至理,主宰万般变化,推之四海皆同,是为理学。”

“这.”

眾人一听,隱约明白过来,所谓理学,是认为天地间存在著一种至高规则,维持万事万物,追寻其根,明悟其理,就是做学问。

“有问题!”

墙角,李嶂眉头紧锁,冥思苦想。

裴姝君疑道:“哪里有问题,陈郎君虽没有解释內容,但听这笼统介绍,也不是信口胡说,分明是有过思量的,否则胡乱想,一时之间,又怎么想得出这些”

李嶂却道:“这两个学说之间——”

“这气学、理学,先不说是否真有內涵、有內容,就听山长之言,岂非自相矛盾”“刘系”又是第一个问了出来:“一个说天地万物为气组成,

要研究的是气,另一个说,万事万物之上存在至理,因此要研究理,那到底是要研究哪一个”

李易警了他一眼:“学气的自然是研究气,学理的便去研究理,不然我为何將之分为两学”不过,他心里却嘆了口气,盖因这会答疑不少,但心中传记也好、心中儒神也罢,皆无寸进,知道借著这几人,並不能更进一步,这宣讲的心思顿时淡了,转而意识到,要更进一步,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