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天外玄机迷离境,人事昭彰助力时(3 / 4)

加入书签

不过,李易既没有要史朝清的性命,自然也不会惧怕史思明上门,更確切的说,这史朝清更像是李易专门留下来的引子。

只是,那另外一封“这个檀州郎家,是个什么来歷”看著第二封拜帖上的落款,李易抬头看向王翊之,“能让你这般郑重对待,拿著过来给我过目的家族,当不是简单人物吧”

他话是这般问,其实更关键的是,任凭李易如何思考回忆,却都想不到前世何曾听过这么一个郎家。当然,此时天下大族眾多,每个地方皆有大族,每个郡亦有郡望,李易自然不会全数认得。

“这檀州郎家,乃是北地大族、豪强,那檀州还在蓟州北边,亦是边疆重镇,胡汉杂居,民风彪悍,多勇武之辈,同时因直抵契丹等胡族地界,又多商贾旅队,所以那郎家子弟多习武经商,但治学问少,因此在朝中没有什么根基,名望传不到中枢与京畿,出了北地,少有人知,但在北地影响力不小。”

王翊之说著说著,又提起一家:“除了这檀州郎家乃是主脉,还有个平州的吕家,乃是其分支,这两家据说都出自叱吕氏,据说是鲜卑贵族,但如今鲜卑诸国烟消云散,这叱吕之姓也隨之演变,但这两家依旧拜同祖,皆为两城大族。

说著说著,他压低了声音,意有所指:“方才,我得了拜帖后,卢珩卢君知晓,特意过来告知与我,说这郎家在北方军中根基很深,又因行商贾之事,和关外的契丹人、奚人、室韦人,乃至辽东地界的诸胡皆有交情。至於那吕家,更与渤海国、新罗国中贵胃有亲,再加上檀州、平州两地乃成特角之势,拱卫幽蓟,

李公若能得他们相助,將来在范阳军中也好,在整个北疆也罢,皆能迅速站稳脚跟,且有所作为!”

“哦”李易一听这话,更加疑惑,真有这等家族,后世岂能毫无名气

这里面定有古怪。

一念至此,他就道:“这郎家若真有这等影响,能与之交善,也是应该。不过,就因为他们送来拜帖,就觉得能借力而为,未免也有些想当然了。”

“李公有所不知,按卢君所言,这郎家一般不会送拜帖,自那范阳、平卢二镇建立,前后经歷诸多节度使,这郎君皆是等人上门,不曾主动拜访,还曾放言,自家有其家训,不会轻易与人为力——”

说著说著,王翊之见李易有思索之色,不由道:“李公,我知你有大志向,

但从来为事者,当有天时地利人和,借势成事,也不算什么。昔年汉之光武皇帝,孤身北上,也是来河北之地,最后得各方相助,乃成帝王业——”说著说著,他意识到此例不妥,顿了顿,赶紧將话锋一转,“总之,您如今既与安氏有了儿分齦,若能交好郎家,或有转机,无需担忧会被人使绊子。”

说著,他颇为紧张的看向李易。

倒不是担心李易拒绝,而是因为他与崔衍这等出来涨见识的、顏季明这等被长辈推荐来歷练的不同,因在家中不受重视,王翊之其实是將此番跟隨这位学宫新普圣贤看做重要机会的,本就存著投靠之意,有心要做幕僚。

那来北疆的路上,一路皆是那妖魔神鬼之事,他一个读圣贤书的儒生,纵有几分手段,也不会过於彰显,何况李易更善於此道。

但现在既到北疆,涉及到了与人谋划之事,王翊之自是想要展露能力,却唯恐担心李易依旧如路上对付妖魔一般,依旧独自决断,那他们这等跟隨之人,可就真的无地自处了。

李易思索片刻,看了表情紧绷的王翊之一眼,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自然是要见一见的。不过,这时间上———

“给史將军送拜帖之人说,这几日何时皆可,让李公便宜行事,那郎家之人倒是颇为急切,说是派来了家中少壮派的主事者,亦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