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胡风欲染汉家月,神目洞穿鬼域谋(2 / 4)

加入书签

得这位胡儒批註。”

王严冷笑一声:“胡人懂什么《春秋》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是吗”安禄山突然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那诸位看看这个。”

竹简展开,上面密密麻麻写满批註,字跡古朴雄浑。最令人震惊的是,那些註解竟与现行主流学说大相逕庭,却文言之成理!

“这—”崔须远凑近细看,脸色渐渐变了,“这註解,確实有些门道。”

安禄山得意地收起竹简:“如何某家虽不通儒术,却也看得出这位大师確有真才实学,他几日后便能到蓟州,诸位若不信,到时候大可当面討教。”

五儒闻言,面面相。

堂中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卢守仁盯著那捲竹简,手指不自觉地捻著鬍鬚,越捻越快,他忽然想起什么,低声道:“哈刺察儿这名字,老夫似乎在哪部游记中见过。”

“《西域见闻录》!”崔须远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色,“开元年间,有位西域使者曾提及,回部有位百岁老儒,精通汉学,曾为突厥可汗讲解《论语》。”

王严脸色微变:“若真是此人—““”他声音发涩,“算起来,他若师从孔颖达,如今怕是已近两个甲子的寿数了。”

此言一出,眾人皆惊。

寻常儒者,能活到古稀已是不易,百岁高龄者更是凤毛麟角,而这位哈刺察儿若能活到近一百二十岁,必是身怀异术的修行之人!

卢养白眉紧锁:“如此说来,此人恐怕不止是儒生。”

“儒修。”苏枚轻声道出眾人心中所想,“而且修为不浅。”

他们忽然意识到,这已不是简单的学问之爭。

一个修行百年的儒修,其积累的底蕴、见识,绝非他们这些凡俗儒者可比,更可怕的是,对方剑指长安洛阳,恐怕根本不会把北疆这几个老儒放在眼里。

“安节帅。”卢守仁强自镇定,转向安禄山,“这位哈刺察儿大师,为何突然要来中原”

“方才不是说了吗”安禄山肥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是为了论道,他自称悟出了一套『新儒”学说,要与我中原儒门一较高下。”

“新儒”五儒异口同声,脸色更加难看。

“不错。”安禄山眯起眼睛,“听说他主张以胡化汉』,认为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

该当平等视之。此番来中原,就是要与诸位『切磋”一番。”

这话说得客气,但五儒都听出了弦外之音一一这分明是要来砸场子的!

尤其是那一句“以胡化汉”,更是脸色难看至极!

卢养更是忍不住怒道:“一个域外胡人,学得儒术,却妄议天下之道统,实在是可笑至极!”

“诸位也不必太过恼怒、担忧。”安禄山这时又故作体贴:“某家已命人在蓟州最好的酒楼设宴,恭候大师光临。到时候,还望五位赏脸作陪,杀杀他的锐气!省得让此人觉得中原无人!”

说著,他站起身,肥硕的身躯投下大片阴影,对几人咧嘴而笑:“时候不早,某家就不多留几位了,诸位回去好好准备,可別丟了咱们北地儒门的脸面。”

苏枚突然问道:“安节帅为何对此事如此热心”

“某家说过,最敬重读书人。”安禄山笑容可掬,“何况这位大师还带了几个得意门生,都是精通胡汉双语的俊才,正好可以帮著教化北地胡人,岂不美哉”

五儒对视一眼,在他们看来这分明是要借胡儒之口,驯化北地的儒家道统,甚至扰乱北地汉民之心!

若真让这些胡人在北疆立住脚,日后.—

“安节帅。”卢养沉声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